第831章 輔政王
如此,就定下了福臨。
按理說,最有資格作輔政的乃是禮親王代善,因為他年紀最老,威望最高,有公道伯之稱,但代善已經六十歲,謝政多年,并無此心,他今日主持議事,就是想要維持建虜內部的團結,盡力撮合豪格和多爾袞,不使他們道刀兵相見,因此他甘愿讓出輔政。
因此,多爾袞的輔政王是確定的。
爭位失敗,豪格已經是萬念俱灰,整個人呆若木雞,對于選哪個弟弟做皇帝,誰代表自己為輔政王,老實說,他已經沒有多大的興趣,一切都由代善定奪---從這一點上來說,豪格的幼稚和短謀,清楚可見。他不知道輔政王也是可以變成“攝政王”的。
把繼位人選和輔政王的人選全部商量好了以后,代善這才站起,宣布黃太吉的治喪事宜,然后眾人大嘴一咧,連多爾袞都擠出了眼淚,開始為他們的“大行皇帝”哭靈去了。
一番忙碌之后,披著孝的多爾袞卻悄悄來到一處院子,向一個披麻戴孝,留著山羊胡的尖瘦老者躬身:“謝先生指點。”
今日,多爾袞能成功逼退豪格,成為輔政王,暗中多虧了洪承疇的指點。
多爾袞沉思道:“先生,我大清以武功立國,雖然去年征明失敗,急需休養生息,但我新為輔政王,非有軍功不可,不然不足以服眾,因此,就算有困難,我大清也必須和明國再小打一場,以振奮人心,肅立威望,先生以為,我大清該從何處下手?”
不同于大明,建虜為皇帝守孝不過二十七天,二十七天后,他們就可以出兵。
多爾袞笑:“先生所說,正和我意。”隨即又嘆息:“只可惜兩次征明耗費了大量的錢糧,明國又封鎖邊貿,府庫已經不充實了,再想出征,還得費些日子調集錢糧。”
歷史上,建虜在確定福臨為皇帝,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為輔政王的第二天又生出波瀾。
……
遼東建虜黃太吉身死的消息,已經在京師傳開,百姓們都是喜悅,這個數次帶兵入塞,害死無數大明百姓的虜賊,終于是得到報應,被老天收走了,至于繼位的小福臨,連大明百姓都能看出,他只是一個傀儡,真正掌權的,還是建虜的兩個輔政王。
如果不是皇后賓天,國家大喪,只黃太吉身死的這一個消息,就足夠京師鞭炮震天了。
……
朱慈烺一身素衣,在后殿守孝。
因此,軍情司毫無阻礙的繼續向他傳遞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