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軍情司之報
蕭漢俊看著太子,忽然說道:“殿下,臣有一句話,不知當不當講?”
“聞香教久久難滅,關鍵是其教義在直隸山東山西湖廣陜西等地廣為傳播,除非這些地區無人,否則想要徹底清除聞香教幾乎是不可能,而聞香教數次反叛,除了第一次是教主王好賢,野心狂妄,想要反叛朝廷之外,其后幾次,都是因為朝廷抓捕禁止,從而引發的事變。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臣以為,堵不如疏,不如趁此機會,朝廷派宣撫使到山東撫慰,令聞香教眾安心,同時,善待徐大娘等人,令她安撫教眾,如此,聞香教之亂,或可一朝平息。”蕭漢俊道。
但張獻忠之后,招安已經成了一個誰也不愿意碰觸的禁忌話題,當初招安了那么多的流賊,最后除了劉國能李萬慶等少數幾人之外,其他全部重新反叛,不但是浪費了朝廷的錢糧,而且給了流賊喘息之機,令他們招安的短暫時間里,的以壯大,崇禎帝為此痛悔不已,從那以后,對于流賊,只有一個字,剿。
再者,招安都是在未失敗之前,像徐大娘這樣的階下囚,朝廷是不會招安的。
圣旨以下,不可能再更改。
蕭漢俊淡淡地哦了一下,不再多言。
商議完畢,蕭漢俊領了命,起身去了。
三日后,太子朱慈烺率領一萬五千精武營,一萬左柳營,加上神機營工兵營,一共三萬余人,浩浩蕩蕩的離開京師,南下平亂。
落日的余暉中,父子二人在暖閣相對而坐,彼此卻并沒有多少話可以說,奪情太子,令太子帶兵出京,為湖廣南直隸的統帥,其實并非崇禎帝的本意,只是湖廣糜爛,局勢大壞,他不得不使用太子這一支利劍,
朱慈烺離開座位,跪下叩頭說道:“兒臣明日就去了,父皇保證龍體,待兒臣得勝歸來,”
朱慈烺抬起頭,望著疲憊的崇禎帝,嘴皮一動,似乎想要說什么,但卻見崇禎帝避開了自己的目光,心中一嘆,終究是沒有說出來。
次日清早,太子朱慈烺白衣白甲,進宮陛辭,司禮監掌印王之心宣讀圣旨,賜下了一大堆的東西,十幾個太監捧著,什么假天子節鉞,金銀牌令箭,印璽寶劍,應有盡有,當然最重要的是那一面“代天巡狩”的大旗,然后崇禎帝親自賜下寶劍,朱慈烺領劍謝恩,行禮如議,說下必勝的誓言,隨即灑淚辭別父皇,翻身上馬,在眾多幕僚和親衛簇擁之中,離開皇宮,往德勝門而去。
雖然有前五省總督陳奇瑜和御史楊爾銘跟隨,但少了吳甡,聽不到他爽朗的聲音,總讓有一些忍不住的傷感在心頭盤旋。
首輔周延儒帶著百官,在德勝門外等候。
等太子在城門口出現,周延儒立刻帶領百官,躬身肅立迎接,同時禮炮鳴響,鼓樂響起。
太子親征,陣仗非同小可,各式旗幟,遮天蔽日,盔明甲亮,士兵雄壯,馬蹄急急之中,太子身邊的護衛和隨行,足足走了半個時辰,方才走完,至于精武營,左柳營,神機營,則都已經從其他城門出京,跟隨太子腳步,往湖廣而去。
星旗紛電舉,日羽肅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