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軍機處
但這一世,孫傳庭清厘田畝,追繳逮賦,建立厘金局,收取商稅的動作,和朝廷是一致的,官紳們想要彈劾他也無從彈起。
這一世,太子親自領軍,統轄左良玉等軍頭,擊潰了李自成,解圍開封。這大大減輕了孫傳庭的壓力。
現在,李自成輕騎逃走,孫傳庭知道,絕不可再犯上一次的錯誤,這一次。一定要窮追猛打,不惜一切也要誅滅李自成,以免他再起。
但這并不是孫傳庭微微興奮的原因---他興奮的是新君繼位,如此,他再不用惴惴不安,擔心會收到來自京師的嚴厲圣旨,又或者是哪一個不慎,被人抓到把柄,幾個彈劾,就被投入獄中。
現在,他終于不用擔心了。
不是詔書,是信。
皇帝給臣子寫信,實在是古今少見的大尊榮。
做臣子的,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
自新君繼位以為,文官集團對新君推出幾項政策,不論清空詔獄,壓制內廷和宗室,皇帝提倡勤儉節約,都十分滿意,言必稱圣君,唯一不滿的就是早朝。
而和早朝的幾百人不同,能參加午朝的,滿打滿算也不到一百人,大部分都是六部九寺的堂官,言官人數極少,這一來,午朝效率大大提高,加上隆武帝果決,不喜歡長篇大論和拖拉,午朝第一日,就責罰了喋喋不休的兩個朝臣,余者以為戒,如今的午朝和崇禎帝時候的早朝,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而隆武帝最喜歡說的,就是這句話。
今日午朝,殿中朝臣都有點不安,因為有一個流言,已經在朝中傳了半月有余了,甚至內閣五輔都已經默認了,隱隱地,今日怕就是要商議此大事……
此時,隆武帝朱慈烺坐在寶座上,環視殿中群臣,面色凝肅,聲音清楚。
大明為什么有內閣?只是因為洪武皇帝朱元璋廢除宰相,大權獨攬之后,卻發現自己一個人治理不過來,于是設置內閣,令幾個大學士為秘書,幫助自己治國,又為了制衡大學士,免的他們時間長了,權高位重,又變成宰相,于是就又拉了司禮監以為制衡。
現在隆武帝忽然又要設置一個軍機處,什么意思,難道是要取代內閣嗎?
所有人都想知道,內閣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