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奪門之變(二)
“張氏冤死,無人領罪,這又豈是理?”
“這是禮教吃人啊。”
“理不應該只在紙上,更應該在每個人的心里,在法律的條文里。”
“所以,你不要再為姚文然求情了,其重理學不重法律,貶到他甘肅,正是應該。”
“讀書人可以崇尚程朱理學,當成空中樓閣來朝拜,但皇帝不行,法律更不行,皇帝和法律都必須實實在在、踏踏實實。”
“你是太子,切不可忘啊。”
朱慈烺扶起太子,將他按在桌邊,語重心長的教誨。
……
隆武二十三年五月,東昌張氏案重審,主謀流放四千里極寒之地,從犯都判了仗刑。
作為典型案件,刑部將此案案卷下發各省,一時,寡婦改嫁,再無人敢明目張膽的阻止。
……
也是五月,遼東,在最后通牒無效之后,吳三桂閻應元連同遼東總兵劉肇基,在遼東經略高斗樞的指揮下,向盤踞在黑龍江上游區域的羅剎人發起進攻,羅剎人城堡堅固,火器犀利,但大明將士勇猛,火器也不妨多讓,三個總兵奮力殺敵,羅剎人連連敗退,倉惶逃竄,最后退入了雅克薩城。
雅克薩棱堡形狀,磚石砌就,堅固無比,不懼重炮,羅剎人自認為可以堅守。
歷史上,清軍面對雅克薩城確實是無計可施,只能長期圍困,直到一年多后,羅剎人糧絕,不得不議和,同意退出大清疆界,隨后才議定《尼布楚條約》。
但這一世不同,面對堅固的雅克薩城,大明軍一面用火炮壓制,一面挖掘坑道,使用巨型炸藥,連續不停的轟炸掘進,九月末,羅剎人自以為堅固,可以抵擋大明軍數萬兵馬的雅克薩城被大明軍攻破,殘余的羅剎人派出使者,商議投降,大明軍不應,二十天后,羅剎人最后堅守的一座小棱堡也被攻破,大明軍派出野女真殺入。
----經過這么長的時間,野女真早已經是明白,羅剎不是鬼,而是人,心中的畏懼早就消去,代之的是兄弟姐妹被殺的血海深仇,如今,面對打光了火藥,負隅頑抗的羅剎人,他們一個個紅著眼珠子,野獸一般的沖了上去,連砍帶殺,將殘余羅莎消滅干凈。甚至連羅剎人死后的尸體都不放過,只為了給親人報仇,
戰后清點,羅剎人連一句完整的尸體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