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新甲應策
劉肇基,明末抗清名將。崇禎十三年,任遼東副總兵,與曹變蛟等人合兵擊清軍于塔山、松山,并率士卒千余人救吳三桂于杏山,但被人誣以臨陣退卻,被督師洪承疇罷官免職,歷史上,一直到崇禎十七年,劉肇基自請從征效力,才被朝廷重新起用,得加授左都督、太子太保銜。
劉肇基不但良將,也是忠臣。
“臣明白了。”陳新甲心思通透,立刻明白朱慈烺的意思了。
“本宮聽說,薊州總兵白騰蛟統軍不嚴。”
陳新甲有點為難,但終究是點頭:“臣明白。”
如果是空缺的職位,立刻就可以上任,但如果有在任,就只能擼掉或者調職了,太子說“統軍不嚴”,暗示他擼掉白騰蛟,不得給白騰蛟調職,這樣一來就比較麻煩,需要陳新甲動一番腦筋和手腕。
朱慈烺為什么要把劉肇基安置在薊州?很簡單,今冬十一月,建虜將兵分兩路,一路從界嶺口毀長城邊墻而入,另一路從黃崖口入寇,兩路兵鋒直指薊州,歷史上,薊州很快就陷落,因為薊州陷落的太快,援兵來不及組織,所以明朝的防御陷入被動,其后建虜經北京,分道南下,連克霸州、河間、永清、衡水,轉攻山東,將河北山東擄掠一空。
現任薊州總兵白騰蛟是無名之輩,沒聽說他有什么事跡,所以必須擼掉。
“山西總兵李輔明還沒有回山西嗎?”沉思了一會,朱慈烺又問。
李輔明雖然在松錦敗逃了,但他知恥而后勇,寧遠血戰挽回了自己的聲譽。
“李輔明還在寧遠修整,收編敗兵。”陳新甲回答,心想這我可辦不了,松山敗了,塔山杏山撤了,寧遠已經是山海關外唯一的大明城池,寧遠城城池堅固,非塔山杏山那樣的小城所能比,皇帝不會輕易放棄,李輔明也不能離開寧遠。
大明忠臣烈士眾多,雖然他竭力全力,但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救的。
就如汪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