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城門進入,順著城內寬闊的主干道向對面望去,隱隱然已經能看到對面東城的城門了。城內的建筑與京師的建筑形制相仿,不同的是,少了些司府衙門和深宅大院,酒樓茶肆和客棧青樓卻鱗次櫛比,一家挨著一家,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繁華熱鬧一點都不亞于京師。 朱慈烺直奔通州鈔關,也就是通州厘金局。 明代實行禁海政策,京杭大運河是南北商品流通的主干道。全國八大鈔關有七個設在運河沿線,由北至南依次為:崇文門、河西務、臨清、淮安、揚州、滸墅、北新。其中只有臨清、北新兩處征收貨物稅,其他各關只征收船料稅--船料稅就相當于是現代的過路費,依船只大小收取。 除了稅務征收,厘金局還要負責稅則和稅收分配。征收來的稅款大部分都要上繳戶部,用以朝廷軍餉,留下一小部分用以漕船、修建河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