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帶天出征
崇禎帝收回恍惚的精神,凝神向兒子看去。
“如此殿下就更不能涉險了!”
崇禎帝臉色一變,以他的聰明,當然明白蔣德璟話中未盡的意思。
說罷,叩首在地。
崇禎帝久久不語,兒子英武如此,他心中很是欣慰的,著太子領軍,約束桀驁的總兵,他也認為是可行的……不過太子畢竟年輕,又沒有統軍的經驗,十八萬的大軍,他真能帶得了嗎?
一臣跪倒在地,卻是吳甡。
崇禎帝不說話,但看向吳甡的目光里卻頗有欣慰--滿朝文武,這么多人,真正體恤朝廷,原為我兒臂助者,不過就一個吳甡!
和平常不同,崇禎帝沒有問首輔和內閣,而是問眾卿。剛才他有意令周延儒督師,周延儒閃躲裝糊涂的態度,讓他十分不滿。因此他不問內閣了,直接詢問全體朝臣的意見。
太子親征,已經是不可避免了。
但依然有人不甘心。
錢糧的問題始終是崇禎朝的大問題,即便厘金稅已經緩慢推廣,但緩不濟急,各地府庫依然空空如也。太子帶著兩萬多京營將士從京師前往開封,一路確實需要相當的錢糧和補給。
聽到此,朝臣都是驚訝,太子到底是長在深宮,雖然英武,但對朝廷的錢糧困境還是沒有太多的了解,京營兩萬多人出京,不說在開封作戰,只說從京師趕到開封,估計就得走二十天,所需糧草若是全部自帶,最少也得備足三個月的,那是一個頗為龐大的數字,戶部一次性根本拿不出來啊。
不過州縣能接濟多少,卻難有一個準確的數字。
朱慈烺深知這個弊端,因此他才要自備糧草,只有糧草充足,不被后勤束縛,京營將士才能全心全意的殺敵。
聽到此,群臣更驚訝,太子購買軍糧的銀子從何而來,莫非內庫依然充盈?
微淵齋古玩店開張兩個月了,東宮典璽田守信時不時就在微淵齋出現,不但購買一些零碎的小東西,還將太子所提的一副小字送給了微淵齋,這讓微淵齋名聲大噪,京師百姓紛紛到微淵齋觀摩太子的書法,一看之下就更是吃驚,微淵齋的藏品果然非同小可,一傳十,十傳百,短短兩個月,微淵齋的名聲就已經響徹大江南北。名聲有了,生意自然就好了。雖然是亂世,但微淵齋居然也能做到日進斗金。
朱慈烺振聲道:“父皇,如今外有建虜內有流賊,內外動蕩,留在北京城中難道就能避過兵危戰兇嗎?開封是國戰,一旦被闖賊所破,大明江北再無安寧之處,兒臣身為太子,豈能置身事外?再者兒臣護衛重重,又豈是流賊所能傷得?請父皇恩準!”
聽到此,崇禎帝終于是下定了最后的決心,他猛然站起:“太子忠勇為國,朕心甚慰,著禮部、工部擇日筑壇拜將,朕當親自祭告二祖,由皇太子慈烺代朕親征!”
朱慈烺又驚又喜,拜伏在地:“兒臣遵旨!”
————感謝轉只彎、歲月逝半橙、朝花夕拾夢的打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