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告急奏疏
……
和其他鈔關不同,臨清一直都有征收三十抽一的貨物稅,相當于是原始的厘金稅,即便如此,照朱慈烺的推斷,在新政之后,臨清鈔關的收入也應該大幅增加才對,所以對現在的結果他很不滿意。
冷靜下來之后,朱慈烺心中滿是苦澀,他徹底明白張居正當年的難處了,在大明朝推行新政實在是太難了,朝堂上的高級官員反對掣肘,中下層的官員陰奉陽違,各有主張,完全不會因為朝廷的一紙命令而改變。想要撤換,但這樣的官員太多了,根本撤不完。原以為厘金稅今年能為朝廷貢獻三到四百萬兩銀子的收入,抵上遼餉的窟窿,現在看來自己有點想當然,必須另做其他的打算了。
開封之戰在即,朱慈烺暫時只能忍下這口氣,等度過今年的危局,再收拾這幫“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也未必一死報君王”的庸吏。
一個多月不見,感覺韓琛又曬黑了許多,如果不知道實情,誰也不會相信,眼前這個皮膚黝黑,目光堅毅的少年竟然會是一個小太監。當日在東宮,挑選小太監操練隊列時,朱慈烺就看出了韓琛的機靈和韌性,不過韓琛能有今日的模樣,還是有點出乎朱慈烺的預料。
去往江南買糧的趙敬之已經將首批四萬石的糧米運到了濟寧,此時正在等待大軍的到來。
“先生,你說李自成會離開河南,派大軍襲擊濟寧嗎?”離開臨清時,朱慈烺問吳甡。
朱慈烺笑:“我倒希望他來。”
朱慈烺笑一笑,不再說。
劉澤清死后,山東總兵的職務暫時由副將鄭隆芳代理,鄭隆芳是劉澤清的妻弟,本人并無能力,只是靠著裙帶關系才成了領兵的副將,朱慈烺不擔心他叛亂,只擔心他能力不足,無法駕馭山東的局面,因此臨行之前,特意叮囑董琦,一定要提高警惕。
出了這么大的事情,王永吉和邱祖德都以為肯定是要被責罰了,甚至是烏紗不保,不想太子非但沒有責怪他們,反而上書為他們“具保”,言他們無罪,兩人都是感激涕零。
行軍之時,董朝甫率領的斥候騎兵三人為一組,遠遠地就撒了出去,最遠已經到達了一百里之外,在他們之后,三千營的騎兵也分出了三百人,進行中距離的探查,最中間則是京營兩萬大軍,而在大軍之后,亦有三百騎兵在執行斷后探查,以免被敵人從背后包抄。雖然濟寧一代并沒有敵情,但該有的工作卻一點都不能少。
大軍一路前行,軍容鼎盛,秩序井然,即便是孟文龍帶領的工兵營,也沒有掉隊。比起每日操練的士兵,民工們雖然經過專業的行軍跑步訓練,但他們所受的辛苦勞動,卻一點都不比京營將士操練差,加上都是窮苦出身,因此一路而來,行軍速度竟然不必京營差。
原來是周王和河南巡撫高名衡又向朝廷上了告急奏疏,言流賊漫天遍野,開封危在旦夕,求朝廷速發援兵。
崇禎帝看了河南的告急奏疏,心急如焚,立刻令兵部轉給太子。
朱慈烺代天出征,出京的第一時間就派人八百里加急給丁啟睿左良玉等人傳令:大軍屯于汝寧,等待京營大軍,非有命令,不得擅自向開封進軍!
開封城中的周王和高名衡不明白情況啊,他們對丁啟睿和左良玉按兵不動十分不滿,特別是周王,三天就一個奏疏,不停的向崇禎帝求援。
——————感謝金瀚仙宮道主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