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窮寇必追(4)
“小袁營將中牟縣全部的百姓都驅(qū)趕到了中牟縣城,沿著中牟縣通往鄭州洛陽的官道,一共挖掘了深三丈、寬兩丈、長約幾十里的壕溝,最遠(yuǎn)端甚至延伸到了尉氏縣的邊界,還修建了三座兩丈余高的炮臺,將小袁營為數(shù)不多的幾門老炮都擺了上去,營中兩萬士兵分成十隊,分段駐守,儼然是要跟我闖營血戰(zhàn)到底了……”
“李公子辛苦了,李公子以為,小袁營的壕溝能阻擋住我闖營嗎?”李自成溫言。
李巖道:“袁時中雖然在中牟縣遍挖壕溝,但壕溝太長了,其兵力又不足以全面防守,處處都是漏洞,只要我義軍能全力突破其中一點,填平一段壕溝,小袁營自然就會潰敗。”
“但……”李巖頓了一下,憂慮道:“但袁時中挖掘壕溝并非是要阻擋,而是要凝滯我軍撤退的速度,縱使我義軍再是英勇,填平壕溝怕也需要一個到兩個時辰,若想讓大軍全部通過,就需要更多的時間,一旦朱家太子率官軍主力在后攻擊,我軍必敗,所以我義軍真正的心腹大患并不是小袁營,而是在身后追擊的朱家太子。”
牛金星插話道:“朱家小兒確實難纏,不過闖帥已經(jīng)定下了伏擊之策,定可將其主力殲滅。”
李巖聽了默默不語。并非李自成的伏擊之策不妙,而是風(fēng)險太大,一旦伏擊之策失敗,闖營就徹底被壕溝和追兵所包圍,閃躲騰挪的空間,幾乎就沒有了。在李巖看來,現(xiàn)在的上策應(yīng)該留一小支兵馬斷后騷擾,其他兵馬不顧疲憊和暗夜,立刻對小袁營的防線展開猛攻,而不是等到天亮。暗夜之中,攻擊一方會比較吃虧,傷亡會比較重,但只要能突破壕溝,逃脫被前后夾擊的窘境,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現(xiàn)在跟在闖帥身邊的六萬五千人馬不是可以隨意丟棄的老弱,而是闖營的精銳,是闖營掃蕩陜西河南的老底子,在沒有恢復(fù)體力、充分準(zhǔn)備的情況下,李自成絕不會同意拿他們?nèi)ヌ钅菬o底的壕溝。
……
太子朱慈烺正在一處名叫“箭頭村”的小地方休息,距離闖營步兵只有二十里了,在人困馬乏、暗夜漆黑的情況下,最怕的就是敵人的突襲和伏兵,雖然前世里不是軍人,但因為喜歡歷史和軍事,讀了不少這方面的書,穿越之后又連續(xù)的惡補(bǔ),論起來,朱慈烺的書本理論知識已經(jīng)比大忽悠李國禎差不了多少了,又經(jīng)常參與參謀司的討論,對于行軍對戰(zhàn)之法,心中已經(jīng)有了一些計較。
同時的,朱慈烺對前方傳來的情報也更加的重視。
那就是董朝甫每半個小時就應(yīng)該回報一次的軍情,竟然遲遲沒有傳回。
朱慈烺同意,于是就在箭頭村扎營休息,而箭頭村距離郭佛陀村,不過十里。
“報~~”
眾人心中一驚,都是站了起來。
王副將就是左良玉麾下的鐵騎王王允成。
“流賊有多少人馬?”吳甡喝問。
而王允成的騎兵人馬不到一千五,敵人卻有十倍,儼然是兇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