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兵部尚書
“快快,派人通知太子,請他暫緩進城,”周延儒大聲道。
清河店。
至于三千營和精武營押運的銀車,還遠遠地在后面呢。
他只所以要日夜狂奔,馬不停蹄的返回京師,除了要安慰父皇急躁的心理,免得有什么自己沒有預(yù)料到的責(zé)罰落到頭上之外,另一個也是時間緊迫,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九月末了,再有一個多月,建虜就要入塞,時間一分一秒都是寶貴,所以他一絲也不敢浪費。
除了馬進忠駐防張家口,調(diào)山西總兵周遇吉任宣府總兵之外,宣大總督也必須用一個強人。
張國維,字玉笥,東陽人。天啟二年(1622)進士。崇禎七年,升任左僉都御史,外出巡撫應(yīng)天、安慶,政績卓越,八年,流賊大舉攻掠南直隸湖廣一代,官軍應(yīng)接不暇。戰(zhàn)局一度十分緊張,張國維心急如焚,正當(dāng)盛年的他一夜之間頭發(fā)、胡須就都全白了。在他的調(diào)派和統(tǒng)御之下,官軍擊潰了流賊,保江南平安。也就在這期間,對大炮和望遠鏡頗有研究的鬼才薄鈺擔(dān)任了張國維的幕僚。
歷史上,陳新甲革職下獄之后,就是張國維繼任為兵部尚書的,因為一頭白發(fā),被人稱為白頭尚書,而張國維一上任就遇上了建虜入塞,十六年四月,張國維令薊州總督趙光汴在螺山堵截建虜,但失敗,八個總兵的部隊都潰敗了。事后,作為兵部尚書的張國維承擔(dān)責(zé)任,被革職下獄。但崇禎帝憐其才,在中左門召他問話,恢復(fù)他的原職,讓他兼任右僉都御史,趕往江南、浙江管理練兵、運餉等事務(wù)。
弘光元年(1645年),張國維擁魯王朱以海監(jiān)國,任兵部尚書,招募各處總兵,一度有所恢復(fù),但總兵官方國安叛降之后,他心知大勢已去,遂召二子問其生死態(tài)度,長子張世鳳即表示決不偷生,次子張世鵬稍有猶豫,張國維怒不可遏,抓起桌上的石硯,狠狠擲了過去。
張世鵬泣對:“從容盡節(jié),慷慨捐軀,兒甘之如飴,唯祖母年邁八旬…….”
張國維是忠臣,也有相當(dāng)?shù)哪芰Γ嗡麨樾罂偠剑^對是眼下最合適的選擇。
馬蹄聲打斷了朱慈烺的沉思,他抬頭看,只見幾匹快馬從京師方向疾馳而來。除了前面的四個披甲騎兵,后面的幾人竟然都是緋袍藍袍的文官。而其中一人比較熟悉,正是兵部尚書陳新甲。
離著朱慈烺還很遠,陳新甲就翻身下馬,拎著袍角,帶著兵部和禮部的兩個官員來到朱慈烺面前,深躬施禮。
如果沒有張家口的事,朱慈烺會一直希望陳新甲擔(dān)任兵部尚書,但現(xiàn)在不行了,陳新甲必須為他所做的事情付出代價,也只有如此,才能肅清晉商在朝堂中的影響,同時警醒其他官員,切莫重蹈陳新甲的覆轍。
朱慈烺是太子,就更是要注重此中的細節(jié)了。
對于這些沒有實際意義的“繁文縟節(jié)”,朱慈烺內(nèi)心里是不愿意遵守的,但沒有辦法,身在這個時代,就必須遵守這個時代的一些規(guī)矩,尤其他是太子,需要遵守的規(guī)矩就更多了。
稟報完大事,陳新甲就想要溜,朱慈烺喊住了他:“陳部堂留步。”又對唐亮道:“都散開,我有要事和陳部堂商談。”
陳新甲表面鎮(zhèn)定,但眼睛里的惶恐和不安卻是隱藏不住,太子查抄了張家口,逮捕了晉商,他和晉商那些事,恐怕早已經(jīng)被太子知曉了。他越是想掩飾,但就越是掩飾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