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以彼之道
薊州。
兵者,詭道也,誰也不知道建虜會不會殺一個回馬槍。
兵部侍郎吳牲總攬薊州以西長城峪口的防務,朱慈烺相信他一定能將防務處置好。
“建虜糧草肯定是出現問題了,建虜會不會撤回遼東呢?”
“那會是哪呢?墻子嶺,還是古北口?”
參謀司的三位參謀正在進行沙盤推演,從黃松峪,墻子嶺,古北口,一直到白馬嶺,建虜可能攻擊的每一個地方,都進行了相應的推演,朱慈烺全程觀看,并時時參與。
兵馬少了一半,但防御卻不能放松,夜晚,朱慈烺一如既往的巡營,查夜。
“玉田知縣張棨回報,玉田城外已經沒有一個建虜,他請示,何時可以打開用巨石封死的城門?”
“據黃崖關守將薊鎮總兵李居正回報,第一批出關的建虜騎兵正在黃崖關一代游弋……”
馬蘭峪出關的道路崎嶇,建虜十萬大軍需要兩到三天才能通行完畢,多鐸在馬蘭峪安下大營,緩慢出關,一切都是朱慈烺的預料中,但他預料不到的是,多鐸下一步是會孤注一擲的猛攻薊州以西的長城峪口,還是自認失敗,灰溜溜地撤回遼東呢?
第二日午后。
朱慈烺立刻站起:“傳令,移帳平谷!”
多鐸帥旗走了,建虜重兵已經轉向,再留在薊州已經無益,接下來,墻子嶺古北口一代的防御才是關鍵。到現在為止,除了留在玉田縣和翠屏山上的三個精武營,剩余的六個精武營加上左柳營都已經全部派往長城沿線,精武營主將吳襄和副將劉肇基更是領了死命令,分別駐守墻子嶺和古北口,關在人在,關亡人亡。整個長城沿線,從黃崖關到白馬嶺,防守的明軍將近八萬人,再配上馬科虎大威等人的騎兵,就算建虜悍勇,但想要從長城突破,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當日深夜,武襄左衛護衛太子朱慈烺進入中屯衛,并將這里設為臨時指揮中心。營州中屯衛距離平谷縣不到二十里,距離薊州一百里,距離黃崖關黃松峪,只有六七十里,距離墻子嶺一百四十里,不論哪個方面的戰報和軍情,都可以在一日之內送到他的案頭,因此朱慈烺決定在這里駐扎。
建虜十萬大軍并沒有全部從馬蘭峪出關,在馬蘭峪還留有一支駐守兵馬,旗幟眾多,守衛嚴密,明軍偵騎探查了好幾次,卻都沒有探到馬蘭峪的真實兵馬和布置。
真正讓朱慈烺疑惑和不安的是,建虜的主力大軍從馬蘭峪出關后,浩浩蕩蕩,無遮無擋的經過防守嚴密的黃崖關、黃松峪,直撲墻子嶺而去,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建虜接下來會迅速攻擊墻子嶺的時候,建虜大軍卻忽然不動了,就在墻子嶺關外的原野中扎下了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