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長城策略
傍晚,朱慈烺在京營大營擺酒,犒賞今日歸營的將士,其間,朱慈烺親自向諸將敬酒。
……
一別三十天,吳甡滿臉風霜,額頭上的皺眉憑空增添了很多,但精神卻非常好,一身大紅的官袍,目光炯炯,健步如飛,見到太子時,深鞠參見。不等他拜下去,朱慈烺就急忙上前雙手將他攙扶起來,深深道:“先生,辛苦了。”
朱慈烺親自賜酒,然后和吳牲進宮面圣。
大明規制,年三十封印,初四開印。
封印之后,各部徹底放假,衙門封閉,期間不會有圣旨,也不有內閣和六部的命令,各部按部就班即可,今日初五,各部開印,衙門開始有人上班,當然了,正式全軸轉動,還等到正月十六之后。
建虜已經退去,那么原先到山海關,撫寧,玉田等地避難的百姓,要盡快的回鄉,一來各城的承載能力和糧米已經到了極限,繼續下去,會有發生糧食危急和瘟疫的可能;二來過年之后就是春耕,對華夏王朝來說,一年之中,再沒有比春耕更重要的事情了,沒有春耕,就沒有來年,王朝的穩定就會受到嚴峻的挑戰,尤其是在現階段的這種困難時期。
此次應對建虜入塞,太子放棄了薊州以東所有的長城隘口,連遵化三營屯兩個要地都放棄,疏散百姓,收縮兵力,堅壁清野,聚大軍于薊州,成功的截斷了建虜的入塞之路,這和過去大明守軍嚴守長城各處隘口,但卻屢屢被建虜破關入塞,遵化和三營屯也難保的策略完全不同。這一來,一些原本就對嚴守長城,耗費錢糧無數,但卻徒勞無功,而有所懷疑的官員紛紛找到了論點,于是他們提出,要以此戰之勝為基礎,加強薊州到玉田的防線,至于薊州以東的長城,朝廷不應該再倚仗為重點。
連崇禎帝都有點這意思。
又或者說,建虜吃了這個悶虧,以后怕也不會大舉從薊州以東的長城隘口入關了,因為破了也沒有用,前面還有薊州防線呢。
“大司馬說的本也沒錯,但錢從哪來,糧從哪來?薊州東面的長城每年耗費國家錢糧五到六十萬,但卻無甚用處,何不縮減一半,將其另一半用到薊州玉田防線呢?”戶部傅永淳道。
雖然他是放棄長城,堅壁清野的提出者和踐行者,但他并不認為長城一無是處,更不認為長城應該放棄,原因很簡單,這一次是特例,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情況,敵人來的太多,長城無法守御,但如果是小股敵人,長城足可以保護境內百姓不受境外游牧民族侵擾,也就是說,長城的功效,并沒有失去,嚴守長城,令小股敵人不能越境,依然應該是現階段大明邊軍遵守的準則。
不過崇禎帝并沒有立刻做出決斷。
今日吳牲歸來,等于知兵的重臣全部回到朝中,崇禎帝順勢討論這個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