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長蘆新政
長蘆葛沽豐財鹽場。
溝渠邊,長蘆鹽運司滄州分司主事左懋第捻著胡須,又是激動,又是感慨。
從最初的推行鹽業新政受阻,到現在各項工作都步入正途,時間一共持續了三個多月,長蘆鹽場也劇烈震蕩了三個多月,除了貪墨和阻擋新政的鹽官被一掃而空,那些不支持鹽政,暗中阻撓的鹽商也都被長蘆鹽場拒之門外,其中有幾個大鹽商更因為“鹽引”作假,而被朝廷繩之以法,而灶戶鹽丁也在得到鹽運衙門的詳盡解釋和保證之后,漸漸放下戒備,將信將疑的支持左懋第推行的“新鹽政”。
過去,灶戶鹽丁們單打獨斗時,每月都需要向朝廷上繳固定的“正鹽”,也就是他們的賦稅,現在全部算到他們的工錢里,做的多,賺的多,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已經不再是鹽戶,而是鹽場的工人了,。
至于修建提水風車的費用,當然是由鹽商們出資,在徐瑞圖倒臺,特別是太子殿下親到滄州之后,精明的鹽商們都已經意識到,這鹽政改革已經是不可阻擋了,太子殿下那可是未來的皇帝,既然太子殿下都已經明確表態,支持新鹽政,他們還有什么可反對的?民不和官斗,何況是未來的皇帝?繼續冥頑不靈,怕是會被碾的尸骨無存,積極參與,想辦法汲取利益,才是聰明商人的永續經營之道。
既如此,他們為什么不參與呢?
滄州分司規定:凡投資提水風車的鹽商,可有優先提鹽權,且鹽池里每產一斤鹽,都會有二兩的提成,以現在的鹽價計算,一年多就可以回本,且滄州分司保證,每架提水風車,最少保障使用兩年,不足者,由滄州分司進行賠償,也就是說,最少有百分之六十的利潤。
左懋第雖然擔任滄州分司主事的時間不久,但商人和百姓卻都已經知道,他是一個言出必行,剛正不阿的清官,又有太子殿下的背景,他們又有什么不相信的呢?
這個消息很轟動,鹽商們算算賬,覺得很是合適,自己參與生產,把握整個過程,以后就不用再看鹽場的臉色了--過去,有一段時間食鹽緊張,鹽商們握著鹽引,苦等兩到三月都拿不到鹽也是常有的事情,現在自己掌握,就不會再有這種情況發生了。
左懋第所做的,其實就是后世的工廠化,公司化。
消息傳到京師,有官員不滿,認為允許鹽商插手鹽場生產,有違祖制,食鹽生產關系國計民生的穩定,豈可交到商人手中,所謂無商不奸,萬一商人操了奸心,為了利益,哄抬或者壓制食鹽生產,造成食鹽過量或者是短缺,豈不是災禍一件?
隨即,就有奏疏彈劾左懋第。
“商人雖然參與生產,但各個鹽場的主導權,依然還握在滄州分司的手中,鹽價也依然是朝廷制定的官價,商人想要從中搞鬼,根本是不可能的。”
“第三,鹽引的兌換不會受到影響,因為長蘆鹽場改為“晾曬法”之后,食鹽產量會有不小的提升,今年應該兌換的鹽引,一定會一張不少的兌換。”
朱慈烺在御前對。
朱慈烺急忙躬身:“兒臣不敢。只是長蘆鹽場關系到京營餉銀的豐缺,兒臣不得不多加留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