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太子擅權
馮元飚振了振衣衫,挺直胸膛,肅然道:“只能進宮,想辦法說服陛下了,走,我們快進宮!”
張鳳翔在旁邊跟隨。
凌晨時分,夜空還是漆黑,四個轎夫扛著馮元飚,一通疾跑,只用了平常一半的時間就趕到了皇宮門前。
而在這些人之前,一個全身披甲的將領正站在宮門前,右手舉著一個黃卷,表情無比凝重。
很快,內閣五輔,六部都察院大理寺太仆寺,大小官員,朝中勛貴都趕到了,而他們在路上都聽說了太子殿下私自調兵出京,并于永定門親自看守,沒有人敢攔阻的事情。
“太子殿下這是棄京師于不顧啊!”次輔陳演跺腳。
其他朝臣也都是憂心。
國朝三百年,從來沒有一個太子敢像當今這么做事。
所以,作為太子近衛,此時站在宮門前的駙馬都尉鞏永固就成了眾臣打聽消息的目標。
一般朝臣是如此,連三輔蔣德璟試圖向他問詢之時,也毫不例外---輔臣都如此,其他人自然就不會再嘗試了。
更嚴重的情況,一旦建虜向京師殺來,京師有三長兩短,運河之兵來不及回援,這天大的責任,怕就是落到太子的頭上了……如果是那樣,那可比運河失守的后果嚴重多了。
袁繼咸之外,兵部馮元飚和侍郎張鳳翔也是被眾臣問詢的重點,尤其昨日朝議時馮元飚曾經提出向運河增兵,但被眾臣反對,現在太子果真調動了京師兵馬,向運河增援了,該不會是受了馮元飚的蠱惑吧?
因此,很多朝臣看向馮元飚的目光里都充滿了指責。
在知曉太子調遣了精武營和三千營出京后,很多朝臣的第一反應就是將出京的兵馬再調回來,繼續守衛京師,不過當知道太子不止是動用了京營戎政的大印,還動用了太子印璽之后,朝臣們卻又沉默了,雖然太子不是皇帝,但卻也擁有金口玉言的特質,太子用太子印璽發出的命令,雖然不等于圣旨,但卻也有其神圣性,如果這么輕易的就被更改,那就意味著太子是亂命,等于是朝廷打臉太子,狠狠給了太子一嘴巴,那么,太子儲君的威望和位置,就會受到嚴重動搖,而這,是和大明祖制,也和文官們一向的堅持所不符合的。
太子所行,雖然莽撞不可理喻,但太子去年開封和擊退建虜,都是衛國的大勝,只因為私自調遣京師人馬,就要將他的威望,打落在地嗎?
而儲君位置不穩,國本動搖,意味著將會有一場大明自立國到現在,一直都在竭力避免的“爭儲”之亂,朝廷會有大動蕩,明英宗奪門之變后的慘劇說不定會再次上演,朝堂會掀起血雨腥風,在場的人,怕也誰也躲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