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戰昌平
“張國維究竟在干什么?為什么還不動?”
兩天前,精武營主將劉肇基,左柳營副將賀贊,各領兵馬,加上一千神機營,一共將近兩萬人,已經是出京,加上張國維的宣大兵,在地的昌平兵和潘永圖的順天兵,總體兵力已經將近四萬,面對阿濟格的兩萬兵,崇禎帝不明白,張國維為什么遲遲沒有動作,究竟在等什么?難道是在等通州失守嗎?
“再一天,朕再等一天……”
……
上午時分。
原來正是大明領兵部侍郎、右都御史、總督宣府大同軍務的宣大總督張國維。
歷史上,張國維有白頭巡撫的稱號,建虜入塞,羅山兵敗,他被貶斥之時,成千上萬蘇州人攔道跪拜,進萬言書,為他求情,也因此,他才逃過一死,崇禎帝召對中左門,復故官,兼右僉都御史,令他馳赴江南練兵,而他出北京十日后都城陷。
這一世,因為太子之力,張國維早早地被任命為了宣大總督,接替陳新甲當年留下的爛攤子,整飭邊關,嚴查商人走私,上任一年多,成效顯著,現在宣府大同兩地的邊關,已經沒有商人敢私自出關了,不唯皇太子的嚴厲手段,將晉商連根拔起,更因為張國維剛正不阿,兩袖清風,徹底堵死了商人們賄賂騙道之路。
今年建虜再次入塞,張國維派宣府總兵周遇吉先赴京師,然后統領大同總兵姜鑲在后,朝廷原本給他們的任務是堅守居庸關,協防昌平,但沒有想到,建虜突破了運河,太子殿下被圍在了通州,形勢突變之下,張國維肩上的擔子,陡然加重---他必須統領京北所有的明軍,迅速擊潰阿濟格,然后才可以救援通州。
幕僚的建議很中肯,但張國維卻不能聽從,原因很簡單,通州戰事激烈,太子危急,且阿濟格已經圍住了順義縣,要攻打順義縣城,他豈能再緩慢進軍,浪費時間?
此時,望著前行的兵馬,張國維思索的不止是宣大兵,更有劉肇基的京營兵和潘永圖的順天兵,只有三部配合得當,步調一致,才有擊敗阿濟格的可能。
馬蹄聲響,三兩個探騎從前方而來,其中一騎奔上山炮,向張國維稟報:“稟軍門,周總鎮距離順義縣城不過二十里,已經和建虜外圍的游騎接戰了!”
“劉總鎮已到順義南面、距離順義縣城不過十五里的吳家營,正在備戰,順天兵那邊尚沒有消息。”探騎回。
探騎抱拳,急急去了。
那大將四十歲左右,方臉,胡須微黃發卷,戴六瓣盔,披著鱗甲和大氅,馬鞍挎著長刀,顯得十分威風,正是大同總兵姜鑲。姜瓖,字涵城,陜西延川縣人。姜家世代皆明將,其兄姜讓曾是陜西榆林總兵,弟姜瑄為山西陽和副總兵。
姜鑲抱拳領命,策馬急急而去,而隨在他身后的,正是兩千大同騎兵。
順義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