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審計南京
京師。
不過議論歸議論,大家對于堵胤錫的任命,并沒有太多的反對,一來,堵胤錫在長沙知府的任上,就聲名卓著,擔任通州厘金局主事之時,政績卓越,為戶部侍郎之后,整飭戶部,功績上下都看在眼里,加上堵胤錫為人低調,令人挑不出毛病,又是前詹事府馬世奇的弟子,而馬世奇是根正苗紅的東林,論起來堵胤錫也是東林,朝中東林對他多有衛護。
至于錢謙益的左都御史,朝中卻有不同意見,尤其是都察院內部,一連兩天,都有人上疏彈劾錢謙益……
而京察之外,另一件消息也很快又傳了出來。
消息傳出,群臣都是不安。
----有明一代,文官和太監,內閣和司禮監,一直都處在彼此傾軋,相互制衡的狀態中,其中尤其是以熹宗天啟帝、魏忠賢掌權之時最為嚴重,雙方幾乎是勢不兩立,殺紅了眼,閹黨猖獗之時,朝中東林和清流幾乎是被一網打盡,無一人能得免,崇禎帝繼位,清算閹黨,重新啟用東林和清流,同時事必躬親,沒日沒夜的批閱奏疏,司禮監和東廠錦衣衛的權利,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司禮監披紅的權力更是被大大削弱,只可惜到了后期之后,眼見國事頹敗,文臣無力振作,于是崇禎帝對東廠錦衣衛又有所重用,并向各地派遣了大量的鎮守和監事太監,以監視前線部隊和地方官員,其數量和規模,竟然是超過了天啟朝。
今上隆武帝繼位之后,召回了各地的鎮守太監,關閉了東華門的凈身房,在文官們看來,今上從善如流,召宦官回宮,限制內廷的權力,實在是一位千古明君。
更重要的是,接下來陛下會不會改變壓制東廠錦衣衛,以及內廷的想法和做法呢?
于是紛紛上疏反對。
“派遣鎮守太監、監事太監到地方,乃是我大明祖制,卿等為何如此反對呢?”
群臣一時竟無語,是啊,他們日常時候,總把祖制掛在嘴邊,以勸諫皇帝,現在皇帝派太監出宮,正是承襲祖制,他們又有什么好反對的呢?又或者說,如果他們執意反對,那是不是就意味著祖制并非是一定正確和不可反對的呢?
“卿等不必再上疏了,韓贊周雖然是去了南京,但不再是南京鎮守太監,在他之后,還會有更多的內廷之人趕赴南京,他們的任務只是一個,那就是審計南京戶部,兵部,工部,應天府,松江府,蘇州府,杭州府最近三年的內外開銷和賬本賬冊,以徹底執行新朝的預算、審核、究責的制度。”
聽到此,群臣這才明白,原來陛下放出韓贊周,并且在宮中編排人手,并不是要重啟鎮守太監和監事太監的制度,而是要來一次審計,在京師北京之外,對大明的財稅重地,副都南直隸來一次大審查!
但其間有多少真,多少假,就沒有人知道了,但以大明官員的尿性,其間的貓膩一定不會少。
審計司的人不是士子出身,他們原本都是宮中的品級太監,和文官歷來是兩個系統,自從隆武陛下登基,壓制內廷一來,他們的權利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現在有機會到江南查賬,自然是不會輕易放過。
一旦翻出,南直隸官場,必有一場大震動。
“陛下整頓吏治,毫無遲疑,京察和審計這兩把刀子一插,不知道多少人要烏紗不保?又不知道有多少人要人頭落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