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孫史二臣
隆武帝先后在文華殿接見兩位重臣,商談眼下局勢,就國政大策予以咨詢。
這六年來,雖然孫傳庭遠在陜西,為三邊總督,但他和隆武帝的奏疏往來,卻是極其頻繁,不論是遼東蒙古軍政,還是地方丈量田畝、清理軍屯、攤丁入畝之策,隆武帝都在事前征詢過孫傳庭的意見。
“當年大唐歷經三代君王,前后動用兵馬百萬,花費數十年,方才平定高句麗,朕又有什么好著急的呢?一年不行兩年,兩年不行五年,十年不行,二十年亦可。”
“但是準備好了,可以出征了,請卿告知朕,朕為卿壯行!”
---和先帝的急切焦躁不同,今上不但完全信任,完全授權,而且沒有時間限制,身為臣子,如何能不感動?
進入內閣,可知錢糧;身為兵部,可知兵馬;入為軍輔,可知軍略和敵情,孫傳庭三位合一,朱慈烺相信他一定不會讓自己失望。
和史可法見面時,隆武帝朱慈烺主要了解的是江南尤其是南直隸的民情、士情和商情。
朱慈烺不害怕士紳作亂,只是想了解他們動向和想法,以為后續的“士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鋪路,另外,他也想知道,在南方士紳和商賈之中,是否真的已經有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朱慈烺心中是興奮的,他知道,國家要想真的昌盛,靠農業是不行的,必須
大明立國之初,重農抑商的國策是不對的,甚至是愚蠢的,大明要想興盛,就必須鼓勵經商,提高商人的地位。
面對陛下所問,史可法一一回答,在南直隸七年,雖然一直是兵部尚書,但史可法對民情了解頗多,陛下問起之處,他無一不知。
到今日,衛所制已經是名存實亡,尤其是南直隸地區,隆武帝曾經數次下詔,要史可法改革衛所。
世襲的軍官也一樣,愿意從軍的,進入整合后的衛所部隊,不愿意的,自動脫籍。和普通衛所兵一樣,他們名下的,應該屬于他們的軍田,一律變成他們的私產。
除了帶兵,很多世襲的軍官不會做其他事情,要說服他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南直隸是改革的試點,南直隸之后,浙江福建湖廣江西等內陸省份,衛所將陸續裁撤。所有的軍戶都轉為民戶,后續征兵都實行募兵制。
“愛卿做的很好!”
“軍機處責任重大,望愛卿多讀,多看,多思。朕對愛卿,甚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