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章 奪門之變(一)
蕭漢俊主動歸案,并且在御前咬舌自盡,隆武帝憐其他,仍令他回軍情司效力,但不管人事,也不許和其他人接觸,更沒有指揮的權力,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分析軍情司或者是錦衣衛搜集的情報,最后做出判斷,寫出評語,以為李晃和李若鏈參考。
這九年來,蕭漢俊從沒有邁出過這個小院里,除了固定的幾個人外,他不能和任何人接觸,一直在院子里生活,每日陪伴他的,只有軍情司和錦衣衛送來的情報書山。
同時的,他也沒有了名姓,只有“甲二十九”的代號,又或者是“啞先生”,只有李晃還是按過去的習慣,喊他為照磨。
李晃沒有多說,拱手向蕭漢俊還了一禮,轉身離開。
蕭漢俊慢慢抬起頭,抱持行禮的姿勢,望著李晃離開的方向,臉上的笑容漸漸凝結……
……
孔有德抓獲,被判處凌遲,行刑那一日,京師萬人空巷。為建虜充當爪牙的有名有姓的大叛賊,到今日基本肅清。
……
隆武十八年九月,在講武堂學習的太子朱和埕,忽然得了急病,連續高燒,隆武帝拋開一切,和皇后兩人,連日看護在太子身邊,陪伴太子度過病危期。半個月后,太子終于痊愈,隆武帝喜不自禁,特地祭掃了方澤、太廟、社稷等,并向天下臣民宣示這一喜訊。
但病愈的太子并不愿意返回講武堂,皇后也求情,沒辦法,隆武帝只能退一步,令太子在宮中完成講武堂的剩余學業,日常操練和軍中實習,都免去。
……
年底,戶部再次亮出家底。
經過隆武帝十八年的改革和整飭,大明朝廷每年的歲入比之隆武元年,已經是足足翻了四倍,中外貿易昌盛,海關市舶通商稅更是創記錄的達到了五佰萬兩,因此,雖然年年有戰事,從外蒙喀爾喀到西南征討緬甸,耗費無數,為了穩定兩地局勢,鞏固大明的治理,每年亦需要源源不斷的支援很多,各地修建道路橋梁,所用眾多,治理黃河,十年的時間里,前后前后花了一千萬兩銀元,又在各地大規模的建立醫院和公立中學堂,加加總總,朝廷一年的支出,也差不多是過去的四倍多,但年底算盤一打,卻并沒有虧空多少。
而到隆武十二年之時,朝廷就已經基本還清了剿匪和征伐遼東的舉債,這幾年,緬甸戰事雖然又花了不少,但隨著緬甸局勢的穩定,大明朝廷在緬甸駐軍和治理的費用,已經有所減少,并開始在緬甸征收市舶稅,雖然距離收支平衡還很遙遠,但已經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數字了。
全部一算,大明國庫的存銀已經差不多有一千萬兩銀元了。當然了,這并非都是盈余,因為還有逐年發行的國債要歸還,以及一些隱性債務,但這些真金白銀放在大明國庫,卻足以說明大明財稅已經完全走出了過往的困境。
隆武帝欣慰。
隨即命令內閣和戶部商討逐步撤銷各地的厘金局,改以更公平,更有效率的商稅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