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章 王在法下之帝崩
年末。
小年夜之前。
隆武帝在乾清宮賜宴,召多爾袞以及在京的蒙古親貴一同賞樂。
其時,福臨已經去世,多爾袞也已經是失去了進取,每日研讀佛經,儼然已經是成了一代高僧。
宴席結束,白發蒼蒼,早已經是大明衣冠的多爾袞顫顫巍巍的跪在地上,向隆武帝請罪,說當年他從沈陽敗逃之時,因為攜帶不走,所以秘密埋藏了最少價值八百萬兩的金銀珠寶于沈陽郊外。這么多年,一直隱藏不說,今日特向皇帝陛下請罪。
隆武帝笑:“此事朕早就知道了。人都有私心,你敗的不甘,想要東山再起,也是人之常情,所以,朕赦你無罪。”
……
隆武三十四年,三邊總督李巖率撫遠大將軍李定國和安西將軍周遇吉一共五萬人,兵分兩路,向向伊犁進軍,一百天后,兩軍順利在伊犁會師。準格爾蒙古首領達瓦齊率兵一萬扼守伊犁西南的格登山,等待后續的援兵,李定國發動夜襲,以五百人夜襲準格爾大營,準格爾軍驚恐,不戰自潰,多數投降,準格爾蒙古首領率領少數人倉皇逃走。
伊犁初定。
大明朝廷設伊利大將軍,周遇吉任之,鎮守邊疆。
但僅僅六個月后,投降的準格爾蒙古軍就發動叛亂,周遇吉領兵平叛。
其后歷時一年,終于是平定了各路叛軍。
隆武三十五年,準格爾蒙古首領逃往哈薩克,后又逃入羅剎國,再然后染天花病死,準噶爾汗國自此告終。
大明軍幾乎完全控制準噶爾蒙古的游牧區。
……
三十五年末。
隆武帝下旨,命令檢討軍人干政,制定更嚴厲的防軍人干政法,對于兵馬的調動程序,要更加嚴格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