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蹤跡顯露
看到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和京營迎風招展的飛龍大旗,朱慈烺心情大好。進入中軍帳,聽各將的簡報,又巡視各營實際操練的情況,基本表示滿意,最后對跟在身邊的李國禎和吳襄道:“此次薊州之行,本宮耽擱了不少時間,全賴小伯公和老總鎮坐鎮京營,實在是辛苦兩位了。守信,回頭將母后賜給本宮的那一斤獅峰龍井,分成兩份,送到小伯公和老總鎮的府上?!?br/>
李國禎和吳襄卻是受寵若驚,連忙跪倒謝恩,獅峰龍井可是貢品,一年也沒有幾斤,太子送他們一斤那是天大的榮寵啊。
李國禎和吳襄都是聰明人,如何不明白太子的意思?
太子不在期間,兩人對于軍中課程頗有應付,太子明顯是在點醒他們啊。
關于左懋第的奏疏,朱慈烺頗有疑惑,他要向熟悉朝內事務的兵部侍郎吳甡請教。不想吳甡還沒有回兵部,兵部尚書陳新甲也沒有回來,顯然兩人都被崇禎帝留下來商議軍政了,
兵部,大明軍政最高機關,但其實明太祖朱元璋最初的設計并不是這樣,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項制度的弊端逐漸顯現,軍戶逃亡數量越來越多,衛所兵戰力退化嚴重,永樂朝曾經頒布過嚴厲法令,試圖阻止這個勢頭,但效果卻不好。土木堡之變后,五軍都督府的重要武臣都戰死在了土木堡,使得五軍都督府變成了一個空殼,無法成為京師防御戰的領導者,從而導致以于謙為主的兵部變成主導。
到了崇禎年,各地衛所任命官員連呈送五軍都督府的步驟都直接省去,這使五軍都督府徹底喪失了武將官員的選拔任命權,變的名存實亡。操練軍隊、軍情聲息都由各地的總督巡撫和總兵負責。他們與五軍都督府沒有上下級關系,不需要向五軍都督府報告。
而總督巡撫都是文官,大明以文制武的方略得到了徹底的貫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