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通州就是松山
白廣恩和唐通剛走不久,火把搖晃,馬蹄急急,一彪人馬從來路追了上來,朱慈烺看見大喜,原來是佟定方護衛著堵胤錫回來了,而在他們兩人身后,還有參謀司的諸位參謀,雖然一個個樣子狼狽,帽歪衣亂,但終究是平安的脫離了險境。
朱慈烺問起楊文岳,眾人都是不知,朱慈烺抬頭望天,東方天色漸亮,而那股不祥的預感,卻更加強烈。
朱慈烺嘆一聲,撥轉馬頭:“不,先去通州。”說完,策馬往通州而去,堵胤錫眼中微有驚異,似乎是隱隱猜到了太子殿下的用意,不過卻也沒有多說,只是策馬跟上。
在距離通州一里之處,正遇上了領右都御史袁繼咸和通州副將劉一松的兵馬,袁繼咸入朝覲見,昨日出京,晚間就宿在通州,不想凌晨竟然是發生如此巨變,他心急火燎,不顧劉一松的反對,堅決要跟隨劉一松,前往救援太子殿下,此時見到太子無恙,他激動的都快要哭了。
袁繼咸雖非兵家,但卻深懂世事常理,他見朱慈烺一臉難過,立刻高聲安慰。
有了通州兵的加入,人馬壯大許多,而建虜兵馬也沒有在周圍出現,宗俊泰等人才算是放心了,天色漸亮時,眾人護衛著太子,來到了通州。
見到太子殿下安全,楊軒才算是放心,然后他和堵胤錫一樣,也請朱慈烺速速回京,運河兵敗之后,通州城小,怕是難以抵擋建虜的圍攻,京師才是眼下唯一安全的地方。
朱慈烺卻是不置可否,只說需要在通州城中休息,緩口氣再說,于是眾人只能簇擁他進城。
天色大亮之時,有更多的敗兵逃回通州,但不見楊文岳,也沒人知道他的消息。而當徐文樸護衛著神機營李順等人,出現在通州城下之時,一直都很冷靜的朱慈烺,忍不住激動了起來,不唯徐文樸帶回了兩千余人的精武營將士和幾百名的保定敗兵,更因為這兩千余人依然還有組織,軍旗盔甲兵器鳥銃皆在,并沒有因為遇上了敗仗,就丟了軍旗和兵器,一潰而散。
袁繼咸和堵胤錫也都是贊嘆。
兩千余精武營能夠歸來,首功當然是主將徐文樸,若沒有他頑強的斗志和出色指揮,說不定半道就被建虜沖散了,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就可能遇上的敗仗,精武營平常就有演練。
尤其精武營是步兵,歷來步兵最怕戰敗,騎兵戰敗了,還可以逃個七七八八,而步兵一戰戰敗,被騎兵包圍,從來都逃不過被全殲的下場,當年北宋面對遼金,大明在遼東戰場面對建虜,就是如此,勝是小勝,敵人乘馬都逃跑了,一旦敗,就是全軍覆沒的大敗。
這種例子,歷史上數不勝數,著名的山海關之戰就是如此,李自成的精銳大軍,直接戰死在山海關前的不過一萬,但被廣寧軍和建虜八旗在后追殺,損失的精銳卻超過四五萬,多年積蓄,一朝損耗殆盡,以至于此戰之后就一蹶不振,再沒有和關寧八旗相抗衡的實力。
但這種局面并非不可避免,或者說,如果步兵能有組織起有效的反擊,給追擊的騎兵以殺傷,令騎兵不敢肆無忌憚的追擊,那么,步兵脫離戰場,逃離險境的機會就會增加很多。例如當年西漢的李陵擊殺匈奴的追騎。
脫離大部隊,自己逃跑,肯定是必死無疑的,只有和同袍們在一起,用團隊集體的力量抗衡騎兵的沖鋒,才有活命的可能,同時的,聚沙成塔,每過一個地方,就聚攏一個地方的敗兵,當兵馬越多越多,反擊越來越犀利之時,敵人想要一口把你吞下,就需要斟酌一下是否有那么大的胃口了。
這句話,天天講,日日談,深入每個士兵的心間。
---感謝“xiaoxindapon”和“愛四你521”的打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