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李巖闖帳
吳三桂的眉毛立刻皺起,雖然年紀不大,剛三十二歲,但吳三桂已經大明總兵中的中堅力量,麾下的寧遠軍更是遼西主力,日常治軍,吳三桂也一向嚴格,絕沒有人敢在軍中撒野,但現在,竟然有人敢在中軍帳外喧嘩,不禁令他頗為惱怒,剛要令人出帳去查,就見中軍官夏國相急急走了進來,抱拳:“稟總鎮,醫官李信在帳外,說是有要事求見總鎮,我等攔阻,不想他竟大聲喧嘩。說今夜非見到總鎮不可……”
吳三桂想了想,對此人有所印象,連續兩日大戰,很多受傷的軍士在陣前就得到了醫治,京營隨軍的醫官使用新式的醫療技術,烈酒消毒,用針線縫制將士們的傷口,方法簡單,效率極高,這和明軍傳統上的醫官救傷制度完全不同,吳三桂身為總兵,曾看過很多英勇的將士,因為沒有得到及時救治,而悲慘死去的例子,對于京營推行,繼而他遼西軍也受惠的大規模的醫務兵的制度,他是相當認可的,心中已經決定,等回到寧遠,他也要在寧遠建立這么一支醫務兵,也因此,他對那個穿著白袍,看著很是冷靜的醫官李信有所留意。
也就是因為醫官李信是京營的人,吳三桂不便懲處,如果是遼西的人,吳三桂絕不會這么容易說話。
“且慢!”
吳三桂眉頭又皺起,老實說,他才不相信一個小小的醫官,能對海州戰事提出什么高明的建議呢,但張家玉是太子的人,又兩榜進士出身,未來有可能會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巡撫總督之才,有朝一日,他吳三桂說不得都會在張家玉帳下為將呢,因此張家玉的面子,他不能不賣。
于是,夏國相退下,李信進入。
吳三桂亦非常人,只一個照面,他就已經意識到,醫官李信不是一般人,只這份從容,就需要相當的磨練,在這之前,吳三桂和李信只有一面之緣,且只是李信向他行禮,他隨意的看了一眼,就急匆匆地而去了,因此他對李信絲毫也沒有了解,但就在這一刻,他意識到自己可能走眼了,這個李信,說不得還真是一個人物。
李信行禮:“卑職知罪,但卑職有幾句話,不能不說?!?br/>
李信繼續道:“今日攻城不順,我軍傷亡不小,但卑職以為,我軍絕不可因此而退卻,不然我大軍就會如當年渡江北伐的祖逖,雖然中流擊楫,但最后卻功虧一簣?!?br/>
今日大明渡海攻擊,其實也帶有一絲渡江北伐、收復故土之意。
帳中眾將臉色也都是不快。
李信仍然面對吳三桂,聲音堅定的說道:“因為海州城防看似穩固,但其實已經是拼勁全力,強弩之末了,只要我軍再努力一把,攻下海州,絕不是問題。”
“我軍將士,陣亡四百,重傷四百,輕傷七百,助戰的百姓,傷亡超過一千?!崩钚攀轻t官,軍中傷亡,再沒有比他更清楚的人了。
其他人,包括吳三桂都是默默,雖然張家玉聲音和表情都嚴厲,但眾人心中卻是明白,張家玉的嚴厲,不過是在給李信說話和辯解的機會罷了,某種意義上講,其實就是一個雙簧。
作為曾經的闖軍大將,經歷過無數次的攻城,尤其是慘烈的開封之戰,又曾經被投入死牢,死里逃生,人生劇變,舉人變成叛賊,李信對攻守雙方的心思變化,有太多的了解,從這一點上來說,擅長守城,不時野戰的關寧軍將領,就沒有他經驗豐富了。
“如何破?”張家玉立刻問。
“第二,追隨我們的漢人百姓之中,有很多人的故舊,此時就在海城城中,可令他們再在城下呼喊,召喚故舊開城投降,如此必令守軍自相猜疑,說不得會有內訌,即便沒有,也足以令守軍離心離德?!?br/>
李信聲音清楚的說出了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