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云哥兒的軍隊(四千)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之前他也不知道,如今他已經(jīng)能默默背下,每次念起來心里都有異樣的情緒。
當初就不少人提出過反對,他和潘美還有幾個都指揮使都覺得這些大頭兵多數(shù)人大字不識一個,平時還要訓練,哪會有能學背一首詩呢?
結果節(jié)帥態(tài)度強硬,甚至出錢從大梁請了不少讀書人來軍營里教這些漢子背書,還下令體罰那些背部下來的人,他甚至親自到每個營地里去,和士兵們吹牛,并隨機點人抽查,背不下來的馬上體罰。
也好在是這樣的世道,天下那么亂,誰都難安身立命,要是以前那些讀書的自持身份,即便給錢也少有人愿意壞了名聲來教他們這些大頭兵。
雖然軍中一開始多少有些抱怨,節(jié)帥依舊堅持己見。
司超想起來,有次在大梁城喝酒的時候,他也好奇的問了這個問題。
那是他清晰記得,年輕的節(jié)帥端著酒碗哈哈一笑,就如他往日的做派,翹著二郎腿道:“司超啊,咱們這些人來自五湖四海,無論是語言上,習俗上的差異都很大。
很多時候一點小小差異都會成為天大的隔閡,比如說他說的話你聽不懂,他喜歡甜的你喜歡咸的,等等,讓大家放棄交流和接近。
不管世道有多亂,人都是有自尊的,而且越是到了陌生的環(huán)境里,越亂的世道,出于自保的本能和緊張,人的自尊和防備意識會越發(fā)強烈,也更加警惕與別人。這種大環(huán)境之下,一支軍隊是很難產(chǎn)生出凝聚力來的。
所以我只是在做一些潛移默化的東西,讓他們都在做同樣的事,才有機會靠近,他們才會發(fā)慢慢發(fā)現(xiàn)其實大家沒什么不同,都是差不多的人,慢慢才能才能消除隔閡,產(chǎn)生凝聚力.......”
那天云哥兒還說了許多,他和潘美都聽著,只看著那年紀輕輕的少年,輕浮的端著酒碗,翹著二郎腿,似不經(jīng)意的說著那些話,身后欄桿外的大梁人來人往,吆喝聲嘈雜,那樣的畫面的至今司超還記在心里。
到底是怎么樣的年輕人?
可能正是出于這樣的目的,節(jié)帥還在軍隊的訓練中加了不少的新訓練,他稱為“信任訓練”。
以前軍中就有將士負重疾走(跑)的訓練,要求將士腿上綁著沙袋,一口氣跑一里地不能喘粗氣。節(jié)帥把訓練的方式改了,依舊是負重跑步,不過要求五個將士為一組,扛著圓木一起跑。
還有一種一隊將士為一組,把所有人的腳綁起來一起跑,一隊人中只要有人邁錯步子就會影響所有人。
而且還有一種看起來十分簡單的訓練,每個小隊的將士輪流著來,閉上眼往后倒,讓其它士兵接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