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那臺電話
她在想,媽媽她還呆在樓下嗎,沒有回房休息?竺清月仔細傾聽著,連臥室里鬧鐘指針轉動的“咔嚓”聲都聽得一清二楚,所以她可以確定,媽媽在那之后壓根的確沒有動過身。
小姑娘在床上轉了個圈,抱住枕頭不肯松手;然后沒一會兒又將身子轉了回來。
她不是故意想聽得那么仔細的,只是因為睡不著,大腦清醒得很,所以不知不覺就豎起了耳朵;而越是這樣做,心里頭浮現的想法就越是多,一個念頭緊跟著另一個出現,像冒泡似地“咕咚咕咚”一股腦冒出來,于是變得更加難以入睡了。
大人的世界真復雜啊,竺清月心想,明明他們前幾周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分開了呢?
對于父親的突然離開,去往另一座城市,她本來只是在懵懵懂懂間感到失落,覺得自己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能看到爸爸了,但她還不至于像幾歲大剛上幼兒園的孩子那樣,一見到爸媽不在身邊就嚇到不行,以為自己被拋棄。
去另一座城市,有一段時間見不到,這種事情,應該叫作“出差”吧?其實爸爸平常的工作就很忙,一旦加起班來,也會有好幾天沒回家的時候,所以竺清月還是能接受的。
再說,不是還有媽媽陪著她嗎?
……小姑娘原本是這樣想的,但后來發生的事情,實在超出預料。從母親的反應來看,好像父親的離開,遠遠不止是“去別的城市出差”那么簡單。
兩人是不是吵架了?爸爸他會不會要在別的地方呆很久?還是說,還是說……干脆不回來了?那留下她和媽媽怎么辦?
竺清月的爸爸媽媽一直都是相敬如賓,平常夫妻間的那種爭吵從來就沒發生過,所以她完全想象不出理由。
要是小姑娘長得再大點,就能想明白,正是因為這種“相敬如賓”,才更能說明這對夫妻間的關系沒有外人看來那么親密。但是現在,她只覺得茫然和手足無策
無論如何,竺清月本來是感到悲傷的,而身為未成年的孩子,每到遇到這時候,下意識間的第一反應,就是去向自己的家長求助。
由于她的父親不在身邊,加上對方本就是事情的起因,竺清月唯一能選擇的,似乎就只有去擁抱自己的母親。但接下來才是問題的關鍵:在這整起事件中,她媽媽的表現有點太嚇人了,所以小姑娘女就算淚水已經在眼眶里打轉了,想要和媽媽撒撒嬌,一旦看到女人那張陰沉到不像話的臉龐,腳步和淚水都會被一起嚇回去。
這樣令人沮喪的日子,已經持續了兩周。
小孩子絕不是像有些大人想象得那樣遲鈍,相反,他們的記憶力比大人更好,心思更敏感、更纖細;他們往往只是缺乏表達的能力,和被人傾聽表達的立場。
這個家內曾經洋溢的幸福氛圍,已經盡數被破壞殆盡了;竺清月的性格亦因此受到了影響,她本來是個活潑開朗的姑娘,現在卻變得話越來越少,不愛交朋友,更喜歡一回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出來,于是很快就被同齡人孤立了。
連學校里的老師都注意到了她身上發生的改變。那人還是挺有身為教師的責任心的,打電話過來說想要來做一次家訪,只不過被媽媽拒絕了。
竺清月用雙腿夾著枕頭,一邊思考著對她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還太復雜的問題,一邊開始打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