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第368章 聚將
于是,李破府中便多出了一位年紀不大,細聲細氣,輕聲漫語的王記室。
差不多有點功成名就之意的李破,也順便給自己弄了個比較賞心悅目的秘書官兒,比起渾身匪氣的劉景來,確實要好的多。
王氏一安,晉陽人心立即便是穩若泰山,這可不是一句虛言。
頗有子弟隨李淵南下長安,為李唐臣屬,如今也有些左右旁顧的晉陽家族,一下便都安靜了下來。
br /> 晉陽街坊之間的流言,在迅速的消失之中,代之而起的是對李氏父子的惡毒詛咒。
這其實就是一種民心的表現。
民心易變之處,在此時之中也是一覽無余,這種民心民意,其實在大部分時候,都是可以控制,并加以引導的。
而晉陽人心一定,實際上,李唐重回并州的希望便渺茫了起來。
晉陽這樣的北地大城,和長安,洛陽也差相仿佛,內里只要不亂,糧草充足,能被強攻而下的機率,非常的低。
晉陽略定,在晉陽很多官吏向來,應該趁勢南下,攻略河東諸郡的時候,李破終于將一切雜事都拋給了陳孝意等人,開始專心致志的準備北行之事了。
在他的軍令之下,代州三郡所有的騎兵,都在向馬邑匯聚。
糧草軍械,在馬邑郡城當中,堆積如山。
大業十四年六月末尾,李破率軍從晉陽起行北去。
七月初,到雁門,令幽州軍盡快成軍,趕赴晉陽,并任命宇文歆為雁門太守,又令李碧主掌雁門兵權。
兩萬余唐軍俘虜,此時已按照李破的軍令,汰弱留強,成一萬五千人,留在雁門整日操練,將來這些人馬也許就是駐守各處要害的城防軍了。
李破在雁門停駐兩天,率兵北上馬邑。
馬邑郡城此時儼然已經成了一個大兵營,郡城周遭,皆是連綿不絕的兵營,各色旗幟,飄揚在軍營之上,人喊馬嘶,徹夜不絕。
此時,代州騎兵大軍皆聚于馬邑,經過多次擴軍,騎兵軍旅已至兩萬五千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