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第450章 戰場(二)
張倫居于眾人之后,靜靜的聽著。
他這樣的新降之人,本沒有參與軍議的資格,也怕他有所反復,暗通消息給唐軍。
此次與會,還是李破特準。
李破對張倫其實不算了解,可俘獲的唐軍眾多,李仲文,姜寶誼之類降俘議之寥寥,評價都不很高,可唯獨張倫,即便反出介休在先,算是介休失陷的罪魁禍首,可唐軍軍卒們說他壞話的卻很少。
由此可見其人在軍中之威望了。
而李破麾下步軍將領不多,實際上,無論是宇文鑊,陳圓,還是尉遲信,在李破眼中皆非大將之才。
只是這些人經歷的戰事多了,也就漸漸有了經驗,行軍打仗也就有了章法,換句話說吧,這些人都缺少了些天賦,重用可以,可讓他們獨當一面兒,卻有所欠缺。
這樣的缺點在攻打介休城池的時候,就已經隱約暴露了出來。
像陳圓就是,一著急竟然拎著大斧子親自沖了上去,這在李破看來,簡直是領大兵作戰時不可饒恕的錯誤,身先士卒絕對不應該是這么來表現的。
所以張倫這樣的降將便很快進入到了李破視野之內,這人出身不高,卻能在唐軍之中占據高位,據聞戰功卓著不說,還能得士卒敬服,這就很不容易了。
雖說張倫不在他那簡陋至極的名將譜里面,卻已進入他打算要重用之人的名單里了。
降將不怕,他麾下的降將多了,就怕這人戀棧舊主,不肯出力。
所以,在此戰當中張倫的表現尤為重要,參加軍議只是開始而已。
而此時,還處于適應期的張倫一直默默無語,卻已經感受到了并代大軍將領們的求戰欲望到底有多強烈。
這些軍將們都很年輕,而他們的主帥更年輕,可這些人從上到下,身上都帶著若有若無的殺氣,不用眼睛看,用鼻子聞都能聞出來,面目長的再和善,這些家伙也必然都是百戰之士。
而統領他們的這個人……聽到他毫無猶豫的說著要棄掉介休,雀鼠谷重地的時候,張倫心中悚然,有這樣決斷的領兵之人,委實可怖可畏。
他頭一個想到的其實是當初守介休的時候,建議李仲文放棄介休去守雀鼠谷,和這位之言,多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所謂要隘,多數會成為必爭之地,可在一些時候,卻也是大軍征戰之枷鎖,能夠破開枷鎖的人,需要的不光是魄力和勇氣,還需要更加長遠而又準確的目光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