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攻城(七)
蒲津橋上的唐軍承受著一波波箭雨的洗禮,一戰過后,河灘上,浮橋上,唐軍的尸體鋪了一層,鮮血讓是將橋面染的通紅。
算是立下一功的尉遲偕在見到張倫的時候,頭一句就是遺憾的道:“可惜,未能等到李二過河,不然咱們兄弟齊心合力,定能擒了李二送予將主……”
嘴巴上說著,其實看著來援的竟然是張倫這廝,尉遲偕心里也大跳了兩下,要知道去歲冬末龍門一戰,張倫雖受重賞,可名聲在各部將領中間也壞了不少。
這要是張倫隱在一側,想要等李二過河再來搶功……尉遲偕不由暗罵了一句,他娘的好險。
張倫有沒有這樣的心思?那根本不用問,如果是他統帥大軍,就算眼瞅著尉遲偕部全軍覆沒于河灘之上,他也一定要等到唐軍中軍過河再說。
因為以現有的兵力,是有著將李二留在黃河東岸的可能的,既然有這種可能,那也就不妨試一試嘛,至于尉遲偕的死活,張大胡子這樣的人才不會去想呢。
可惜,他既不敢旁觀尉遲偕部與唐軍死戰,也不能真的放了唐軍中軍過河,他的顧慮可多著呢。
作為新降之人卻能占了一個衛府將軍的位置,軍中不知多少人在眼紅,而且,隱約間他在軍中已經有了些見死不救的名聲,若再胡亂行事,就算李破不砍了他的腦袋,同僚們也必然會群起而攻。
他在晉地軍中根基本就淺薄,如果被同僚大肆排擠,最終會落得什么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則是,軍令很明白,不需建功幾何,只需阻攔唐軍過河而已,根本沒有讓他們放手施為的意思。
所以張倫這會兒撓著大胡子,心下子,心下也是頗為遺憾,兩次都見了秦王的影子,卻都沒抓住,他這里也很不滿意呢。
可他和尉遲偕一樣,也嘿嘿笑著道:“尉遲將軍說的是,聽聞李氏二郎勇猛善戰,今日一見也不過如此,還不是讓人前來送死,自己卻縮在后面當個龜兒?可惜,可惜……”
等到兩人合兵一處,牢牢守住灘頭,并派人報于李破,他們兩個就再沒等到后續的軍令,只能眼巴巴的瞅著羅士信的騎兵在城下轉圈挑釁。
當然,他們也沒等多久,這次沒有陳圓相爭,宇文鑊中獎了。
他部下悍將趙世勛再次首建登城之功,在城頭連斬數人,成功站穩了腳跟,王行本所部不出預料的成為了攻城大軍的突破口。
因為他面對的不是攻城大軍主力,又見城下大軍分兵而去,各人先就松了一口氣,這樣的松懈看似不起眼兒,可在膠著的攻城戰中,卻顯得尤為致命。
加之不久傳來的呂崇茂開城脫逃而走,一時間王行本心神大亂,立馬便有了逃命和歸降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