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長安
齊王李元吉可也覺著滿心的委屈,立即喊冤道:“兒臣怎敢曲解圣意,實是秦王府中戒備森嚴,那杜克明病的也只剩了一口氣,就死死擋在俺前面,兒臣怎敢硬闖?一旦那廝就此死了,兒臣怕是就走不出秦王府了啊。”
李淵一口氣差點沒上來,心說,你幾年前敢帶兵硬闖秦王府,逼的杜如晦,房玄齡等人逾墻而走,是何等的威風得意,現在卻窩囊成了這個樣子,他娘的,也配是我李淵的兒子?
李淵努了努力,才硬生生將這口氣咽了下去,像趕蒼蠅一樣揮了揮手,“行了,去殿外守著,不得放任何人入內。”
李元吉訥訥辭出,來到太極殿前,深深呼吸了幾口寒涼的春風,心里憋的好像要炸開一般。
此時殿內則隱隱傳出了李淵的聲音,不久,殿內眾人也開始陸續開始陳說己見,爭論的聲音也漸漸大了起來,只是離著遠了些,聽不清他們在說什么。
而作為皇帝嫡子的他,甚至不能立于殿內旁聽機要,只能待在這里看門守戶,這對于自持甚高的李元吉而言,比殺了他好像還要難受幾分。
李元吉在殿前來回溜達了幾圈,雖然火氣越來越大,可再給他幾個膽子,也不敢于太極殿前放肆,于是愈發憋屈。
守在外面衛士和太監們都瞧的出來,齊王殿下心情不好,于是大家也越發屏氣凝神,絕不給貴人發泄怒火的機會。
遠處燈火晃動,不多時,一個小太監挑著燈籠急匆匆的跑了過來,到了殿前只左右逡巡了一下,一眼便瞧見了齊王李元吉,腿一軟便跪了下去。
“稟報殿下,平陽公主殿下奉詔回京,現已入宮……”
李元吉一下來了精神,老李家的三娘子,也就是他的親姐姐,平陽公主李秀寧,應該是在永豐倉給人看管糧草呢吧?也沒聽說詔其返京啊?
李元吉眼珠兒轉悠著,按照往常的習慣,定然是要想想在其中能不能做些文章的,可這會兒嘛,一想到李賊已經帶兵過了河,太子在潼關駐守,秦王病重,父親那里心火正盛,還是不要觸這個霉頭了。
當然了,他這個姐姐可也不好惹,一想到之前在平陽公主府門前求助,卻弄的狼狽而還的情景,李元吉不由咬了咬牙……
心念電轉間,李元吉還是擺了擺手,屏退來人,轉身蔫溜溜的入內通稟去了。
……………………………………
這一晚的長安靜悄悄的,好像跟之前的日子差不多,可作為李唐的行政樞紐,一些人卻是徹夜未眠,殫精竭慮間,不知掉了多少的頭發。
即便是皇帝李淵嚴令眾人不得將消息外傳,可很多人還是在第一時間知曉了內情,隨之消息便漸漸傳開,幾日里,就已弄的滿城風雨。
而實際上,所謂軍情如火,河邊的戰事在渡河之戰的第二天,就已經進入了另外一個階段,蟄伏于長安縣的秦王李世民也正靜靜的觀望著局勢,并篤定的認為,一切盡在料中,也許很快他就能再次品嘗到勝利的甘美滋味了。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就在這一天,留守于長安秦王府的秦王府長史杜如晦卻已來到了人生中最后的時刻。
這一天辰時,杜如晦病歿于秦王府后宅,也未引起多大的波瀾,也未留下什么房謀杜斷之類的名聲,他那滿腔的抱負以及滿腹的才華都跟著他那孱弱的身體隨風而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