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府方面,張亮也沒閑著,查出了不少黑料,都不用費心,書院和禮部的一些人膽子極大,幾乎是明目張膽的在上下其手。 這種惡劣的情形是李破都沒有料到的。 道理卻很簡單,人們看出了書院的潛力。 皇帝親手建立的長安書院,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還不以為然,可科舉經過了兩次京試,五次地方舉試。 無疑開始顛覆大家對前隋時舉行的科舉應試留下的固有印象,舉薦人才入仕之途漸漸被科舉應試所取代已是大勢所趨。 長安書院這幾年名聲大作,其實是各方面加成所導致的結果,它本身的努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用后來人的話說,就是長安書院站在了風口上,有了一飛沖天之勢。 書院中那么多的學子,一個個將來幾乎都是后備官員,只要眼睛沒瞎的人,都能看出長安書院的巨大潛力。 也許在二三十年之后,長安書院就可能成為宰相之搖籃,名臣之源流。 既然有著巨大的預期利益,那就免不了引人覬覦。 李破之前想的還真錯了,這可不是一丁半點的蠅頭小利,一些人進行的是風險投資,預期回報是在十年二十年之后,眼光長遠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