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38章 李靖
而這位年屆不惑的郡尊大人,身形也并不顯得瘦弱,反而看上去很強壯,身形頗為高大,坐在那里,也挺腰如松,再雍容華貴的表象,好似也無法掩蓋,他身上隱隱的彪悍氣息。
如此的氣質,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擁有的,那是長安大閥子弟的專利,從一出生,他們好像就已經將威嚴以及尚武的氣息刻進了骨子里,無時無刻不在提醒別人,他們的與眾不同。。。。。。
這樣的人,必然是時代的產物,天下太平的盛世時節,或是文運昌隆的朝代,都這樣的人大批出現。
而在大業年間,或是往前數上幾百年,身具如此氣質的人物,卻是層出不窮。
所以,他并不顯得過于獨特,更何況,他已經開始漸漸邁入暮年了。
他眼角眉梢時中的陰郁,濃的幾乎散不開,讓他這人看上去有些嚴肅的過了頭。
腳步聲響,在書房門外停住,有人低語,接著老仆的聲音傳來,“郡尊,劉別駕來訪,已延至正廳相候。”
李靖慢慢放下書冊,不經意的皺了皺眉頭,顯然有些不高興。
又抬頭看了看天色,正值晌午,于是,心情更是大壞,又要留客了。。。。。。。
不過,劉別駕來府中,會和他說什么事情,李靖心里已經猜到了,無非是今年調糧往河北的事情。
皇帝欲取高麗,在李靖看來,是件好事。
但和之前的許多事情一樣,弄來弄去,最終都變了樣子。
先帝在時,尚節儉,當今至尊,其實也是生活上也頗為簡單,但和他的父親完全不一樣的是,皇帝太過喜歡出行了。
天下勞役一年重似一年,皇帝還喜歡帶著許多人亂跑,不說西巡張掖,北巡榆林,就說這些年,皇帝在長安,洛陽,江都之間,來回巡行,別說是京中的臣子們了,就算是馬邑這里的他,也深覺不妥。
如今征伐高麗,看樣子又要興師動眾一番了。
而天下糧倉,以位于河南的興洛倉為首,那里到底存有多少糧食,他清楚的很,足夠百萬大軍靡費。
但卻還要從馬邑這等邊塞重地調糧,李靖想想都牙疼的厲害,他離京日久,消息不通,真的是有點不明白,京中的那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就算皇帝。。。。。就沒人勸一勸?從馬邑雁門調糧,是不是還要調人?就不怕突厥人趁此時機,大舉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