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詭異
至于這里面的原因嘛,一來呢,有張士貴的“前車之鑒”,讓李建成意識到自己麾下眾人才能多數平庸了些,出的主意便也偏于保守。
張士貴逃走之后,李建成在焦頭爛額之余,也自省了一番,每每想到若聽了張士貴所言,此時的情形又該如何?
畢竟人家張士貴率三千騎兵出去,還有著掣肘在側,就能破敵五萬,這樣的人……出的主意應該也不會差啊……
好吧,李建成確實有點后悔了,東宮人才是多,可優秀的領兵將領卻拍馬也趕不上秦王府,若是那會張士貴能老老實實回轉潼關,真心誠意的跟李建成認個錯,說不定就能得到重用呢。
當然了,已經過去的時候,沒法再去重來一遍。
所以秦瓊的話,聽在李建成耳朵里,分量無形間便重了幾分。
二來呢,李建成覺得秦瓊和程知節是最熟悉敵情的人,其人所言必然要仔細考量。
三來,嗯,別看程知節長的很是“丑陋”,可人家秦瓊長的好啊,一副威武模樣,既不柔弱,也不粗魯,很符合李建成的觀感,一見之下便順眼的很。
再加上秦瓊祖上出身山東武將集團,家世上非常顯赫,就算后來落魄了些,那也絕對不至于落到身無分文,需要買馬求活的程度。
李建成和李淵一脈相承,比較看重這個,沒有來歷的程知節就享受不到秦瓊的待遇,估計打完這一仗,若是不能沾秦瓊的光的話,很快就能被扔在一邊,甚或是在之后的戰事當中,把這個大胡子消耗掉。
而且,秦瓊這個人還有個最大的長處,禮數周到,說話動聽,算是很有人格魅力的一個人,當他想要說服誰的時候,很少有人會有被“說服”的感覺,不自覺間,就將他的話聽進去了。
這樣的本事可不是誰都能具備的,更像是天賦,而他的好名聲其實也多數因此而來。
總而言之,他言之,他的建議確實是被李建成采納了,打動李建成的其實就是秦瓊最后一句,若讓王世充退回洛陽,必然后患無窮。
幾天前,張士貴所言其實也就是這么個意思,最終卻以叛逃為結局,可這樣的話在人家秦瓊嘴里說出來,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王世充和李建成在潼關殺成一團,卻不約而同將兩個家伙叛逃的消息瞞的死緊。
關鍵時刻終于到來,其實是李建成率先頂不住了,和瘋狂的王世充相比,他的顧忌真的太多太多,于是乎,兩個鄭軍叛將在潼關上露面了。
效果比較……“驚悚”,關下的大軍還在保持著攻勢,好像只在下一刻,河南大軍便已自相殘殺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