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大勢(二十四)
即便臉皮厚如城墻的程知節此時也有些替這廝臉紅了,你說你怕打李建成主意的時候,被李建成的那些心腹給宰了,咱還能商量一下,可你跟俺說忘恩負義?
不說別人,魏公或者王皇帝聽了,是不是要回魂跟你個秦大郎理論一番?還有那裴仁基是不是也死的很冤枉?
于是乎,程知節又費了好多的唇舌,才勸得秦瓊點頭,最后沒喝醉,卻弄的口干舌燥的老程離開秦瓊的住所的時候,回頭仔細想了想,立馬開始罵娘。
還是和當初那些時候一樣,壞人都讓俺給當了,秦叔寶還是那個宅心仁厚,很講兄弟義氣的秦大郎。
這還只是私下里只有兩人相商,要是還有旁人在側,估計只有大家群起上前相勸,秦瓊才會答應下來。
程大胡子郁郁而去,你說這還是秦瓊把他給請過來商量事情的,最終呢過后大家伙就算辦成了事情,主謀也一定會是他程大郎。
秦瓊不過是不忍舉發,被迫與之一道罷了,你瞧瞧,這就是差距,程大胡子心眼不少,自然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心里哪里高興的起來?
自華陰失守后,長安陷落的消息一直在潼關中流傳,即便有太子心腹們的竭力彈壓,也難免軍心動搖。
沒錯,這等關頭,可不光是河南眾人蠢蠢欲動,其他守軍將領也是人心惶惶。
在潼關另外一邊,也有兩人相對而坐。
只需瞧上一瞧,這兩人一身的氣度和秦瓊,程知節之輩就完全屬于兩個世界的人。
一人四五十歲年紀,精神卻好,坐在那里,身姿筆直如松,雙手攏于小腹,正目清神,凜凜然如對大賓,一瞧便知是孔氏門徒。
另外一個三十許年紀,輕袍緩帶,身材頎長,面容俊逸,一身的書香氣之外,軍旅的痕跡也很重。
這兩個人不但在潼關,即便是在西京長安,都是有著名聲的人物。
年老的叫王珪,李破的老鄉,扶風郡人氏,祖籍太原,你說這老鄉瓷實吧?
這人的經歷很傳奇,他是南梁名相王僧辯的孫子,南梁滅亡后,家族漸漸融入到了關西世閥當中。
這人起初入前隋秘書內省,為太常治禮郎,后來受漢王楊諒事牽連,逃到深山隱居了十多年,期間據說和杜如晦,房玄齡等人交好,也不知真假,誰會跑去深山經常探望他,閑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