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謀劃新產業
韓藝珍笑著道,“外公教導過我‘兼聽則明’,或許真有幫助呢,那麻煩外公幫我打個電話。”
老爺子笑了笑,“吃飯,多吃點,從米國來這里,天天吃中餐吃得慣嗎?”
“呵呵,我的胃口是中西合璧的。”韓藝珍笑著道。
......
翌日。
韓藝珍的隊伍又多了兩個人,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身穿一身灰布長衫,另外一個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穿著一身西服。
這兩人就是堪輿師父蔡廉仿和他兒子蔡伯勵。
眾人又轉了幾處地方,最后來到獅子山下那片地,兩位外國設計師不停看地圖,蔡廉仿和他兒子蔡伯勵則在附近轉了一圈,拿著羅盤定位,不時聊上兩句。
韓藝珍看向兩人,問道:“蔡師傅,您覺得這里環境如何,適合建博物館嗎?”
蔡廉仿把羅盤交給兒子,道:“韓小姐,說實話,這里建設博物館,其實有些浪費了。”
韓藝珍微微詫異。
“為什么這么說?”
蔡廉仿道:“博物館,以藏為主,只要避開水火之地,基本上都沒問題,而這塊地,明顯就是一塊寶地。”
“香港的龍勢,未察形局需先看龍行,龍行有勢,需追溯其蹤。沿海地帶尋龍,水勢散漫,眾水泛濫,故以尋山龍為貴。”
“韓小姐你看~~”
蔡廉仿指向獅子山。
“獅子山的“獅子”頭、身及尾俱全,獅頭面向九龍西邊,獅身連尾巴完整地伏在山上,九龍之地皆在其看守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