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毒餌
陶知命直呼好家伙,但也不意外。
于是他就疑惑了:“雅人君,既然陶家在香島有這么多朋友,為什么非要我出面呢?”
“因為大郎與霍家的交情很好。”
陶知命愕然問道:“這是什么原因?”
陶雅人就很無奈地說道:“無線電視臺的邵先生,管理的方式太專制了,就連工作人員也感受到切身的壓迫。但他又是個很有手腕的人物,而且與霍家的關系不錯。我請其他的朋友出面,邵先生一定會非常警覺的。但大郎借著擅長投資的名氣,與利家達成了這個交易的話,又有霍家從中引薦,那么邵先生就不至于太過于敏感,采取其他措施了。”
陶知命恍然點了點頭,隨后就古怪地說道:“雅人君,你讓我這么做,將來我在香島的名聲可就不好了,要一口氣交惡邵先生和霍先生啊。”
“哪里談得上交惡?我們也只不過是想要讓無線電視臺的經營,更符合未來的需要啊。還用那種僵化的模式,宣揚那些落后的觀念,是無法抓住年輕觀眾的。”陶雅人還補充了一句,“更何況,大郎難道不考慮在將來,真正地衣錦還鄉,到夏國內地去影響更多人嗎?”
看著他蠱惑的表情,陶知命心想真正的戲碼來了。
他們布局香島,果然是要借助香島對內地的影響力,先將香島這個“成功模板”、更先進的地方包裝成什么樣子。
最后,將香島作為轉口貿易和金融中轉中心所帶來的機遇,包裝為是由于制度和文化的先進才成功的。
看陶雅人今天這么拐彎抹角、不厭其煩地勸說陶知命辦這件事,陶知命大概懂得了他的考慮。
也許他認為自己所謂的“衣錦還鄉”,從來沒有涉足內地,而只是去了生活方式更接近、也更繁華的香島,大概是因為從小就在霓虹長大,更傾向于現在西方所宣揚的那些吧。
另外,已經加入別國國籍的華人,自然是這個階段向內地輸入“經驗”最好的工具。
陶雅人看中了自己的這層身份,也看中了他的能力,也許還有他過于年輕、“涉世不深”的可塑性。
看著局面一步步朝著自己期待的方向發展,陶知命也就開心地笑了起來:“夏國的內地現在確實太落后了,而且,聽說各種規則的束縛還太多。不過將來有機會的話,是想去看看的。先父雖然已經不太在乎了,但聽說是祖父的遺愿。”
“正該如此!”陶雅人贊同地點著頭,“大郎就不用顧慮太多了,你想專注在吃喝玩樂這些領域,完全不沖突。這些領域的雜志,本身也是媒體的一部分,而且是與普通人關系最密切的日常生活。發達的地方究竟是怎樣在生活,應該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而且,我一直認為,大郎在財經方面的影響力,不好好地發揮一下實在太可惜了……”
“全世界嗎?”陶知命嘖嘖說道,“財經方面的影響力……其實之前我主要是因為太年輕,覺得基礎還不夠堅實。如果要用很認真的態度來做媒體的話……那我得在霓虹這邊先行鍛煉一下團隊啊……雅人君,霓虹這邊有什么可以切入的領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