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著書
“最近會有些忙。”呂布搖了搖頭,沒繼續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有本書要寫,文和來幫我。”
“哦?主公要著書?”賈詡有些驚訝的看向呂布,別說,就呂布那令蔡邕都敬佩的學問(也不知道哪兒學來的),他還真有資格著書。
呂布其實一直都有著書,這長安的無字書大半都是出自呂布手筆,頗得很多百姓追捧。
“嗯,有部墨子年代久遠,已經模糊不清,我準備將之謄抄下來,而后讓工坊刻印,這儒學雖好,卻也不能馕括天下,如今工匠缺少一本這般學說,我也準備在書院中開一門墨學。”呂布點點頭。
此墨子可非是戰國時期的墨家學說,而是呂布根據墨家的典籍總結歸納,然后將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剔除,結合一些自己多年見聞總結而出,呂布準備將之搬運出來,以后也要培養這方面的人才。
賈詡點點頭,一部殘卷而已,也用不了什么事兒,幫忙就幫忙吧,總比在衙署里強。
呂布有些意外,這次賈詡竟然痛快的就同意了,看來自己是看錯他了。
這墨學除了一些思想之外,最重要的是記載了呂布對力的理解、運用,幾乎承載了呂布對三個世界中匠人的認知,其中還包括對自然之力的認知,分為地脈篇、風篇、水篇,還有數術與工匠之學的結合以及各種推演,比如建設長城需要多少人力物力的計算,在不傷民的前提下需要幾年完成,如何計算消耗等等復雜算法。
這部承載了呂布畢生對數術、工匠還有世界發展看法的書,哪怕沒有實際寫過,呂布覺得至少也得有上百萬字,這可是個不小的工程量,一直以閑散為特征的賈詡竟然如此輕易就答應了,而且通過感知,對方并無排斥之意,是欣然接受,這讓呂布對賈詡生出了幾分改觀,看來以往是錯怪他了。
然后,呂布為了寫這部書,特意招來上百位字寫的不錯的人來記錄,由馬鈞負責帶人制作刻板刊印,賈詡是負責整理的。
然后……賈詡后悔了。
他真沒想過這部書體量竟然如此之大,而呂布竟然完全背下來,每日跟著呂布跑去工坊忙碌的賈詡一邊感嘆著呂布驚人的記憶力,同時也一遍遍的為自己如此輕率答應此事而感到后悔,這書……一年半載可修不完,造孽啊!
“奉先,你這墨子從何得來?”蔡邕雖然號稱大儒,但事實上,秦時也好,如今也罷,儒學都是很具有包容性的一門學問,蔡邕也一直致力于兼容百家之學,像這般完整的墨子,讓他有些吃驚。
“一部分是偶然所得,另一部分是自身感悟,借墨學之名而出。”呂布對蔡邕倒也沒什么隱瞞,也沒必要,這東西是為了建立神機營做準備的,他準備在長安建立屬于他的神機營。
別看漢在秦后,但真比較起來,漢在工匠方面的水平和理念未必就比秦先進,更何況是呂布耗費一生之后的大秦。
信號,呂布此前因為見識過大乾、大滿的很多工匠水平,對工匠就頗為重視,如今已經有了一定的工匠班底,建立起初步的神機營問題不大。
“這些……”蔡邕指著書中不少算式:“未曾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