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邦交
“著人出使安息、羅馬,我們需要與這兩個國家達成共識,另外文遠那邊讓他問候的更猛烈一些,康居、烏孫大宛這三國畢竟不是貴霜屬國,三國聯(lián)合起來,貴霜也未必愿意招惹,不求這三國能為我所用,但希望他們能保持中立,好處不會比貴霜給的少!”呂布捏了捏眉心,抬頭看向荀攸道:“大宛三國的事情先不急,打了再說!”
邦交嗎,要達成共識的前提,就是讓對方知道我強,我可以打你,而且還可以打的很輕松,在有了這個前提之后,共識的前提就有了。
“至于貴霜,先穩(wěn)住他們。”呂布說到這里,看向荀攸道:“那鄭泰暫時監(jiān)禁,公達辛苦一些,暫任大鴻臚,這事兒由你來負責。”
鄭泰死定了,這次的事說輕了是不顧大體,不顧國家利益,說大了,那就是叛國,呂布不可能姑息他。
但現(xiàn)在外國使臣在,呂布不想給人家一種內部不和的感覺,就算要打,也得外人走了再動手,免得丟人丟到西域去,所以鄭泰先監(jiān)禁,等把西域的事情了了再說。
荀攸有些無語的點點頭,好嗎,本來已經夠忙了,現(xiàn)在連鴻臚寺的事兒都要自己管了,不知道的還以為自己才是手握大漢權柄的權臣呢。
想到這里,有些羨慕的看了一旁喝茶的賈胖子一眼,突然開口道:“能得主公信賴,攸之福也,但這段時日卷宗太多,這邦交之事關乎重大,恐難勝任,不如讓文和來此幫我如何?”
正在喝茶的賈詡一僵,抬頭看向荀攸,目光中帶著幾許說不清道不明的怨氣,輕咳一聲道:“詡還需負責著書一事,我看京兆尹鐘繇也可勝任。”
如今的朝堂上,非呂布系的官員很多,但能用的就那么幾個,除了荀攸之外,鐘繇也是個不錯的人選,至于呂布培養(yǎng)出來的官員,如法衍、姜敘、王靈、姜冏、楊阜、趙寬這些人還沒有位列朝堂的資格,外交這種事情,自然需要能力和身份并重之人去,荀攸既然甩鍋,那就把鐘繇拉過來。
賈詡這也不是無故亂甩鍋,鐘繇這幾年辦事還是沒出過什么岔子的,雖然立場上注定跟呂布不是一條道,但至少比鄭泰合適這個位置。
萬國宴上跟呂布鬧不痛快這種事,鐘繇起碼不會做。
“元常卻也不錯。”呂布摸索著下巴點點頭,鐘繇倒是可以用,而且當初荀攸是被呂布威脅著留下來的,鐘繇卻是一直在朝中默默做事,這點上其實是不錯的。
不過話說回來,當初跟荀攸定下的三年之約似乎快到了吧?
想著這些,呂布看了荀攸一眼。
荀攸不由得打了個寒顫,主公不會是想說三年之約的事情吧?希望不是,一定不是!
畢竟呂布養(yǎng)民是用士族之血在養(yǎng)民,關中眼下盛況的根本就是士族的衰敗,至少在這一代,呂布跟士族之間的矛盾是無法調和的,荀攸個人愿意輔佐呂布,除了覺得呂布能成事之外,也是打著感情牌,希望他日呂布真的成功時,看在自家面上,待荀家溫柔一點,至于和解……
呂布如果現(xiàn)在愿意恢復士族政治的話,荀攸相信,不止是關中、南陽士族,天下士族都會有不少人選擇放棄門戶之見站到呂布這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