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換個打法
這幾人聽說是來當向導的,會給錢,但會說漢話的卻沒幾個,呂布讓法正招來一名懂些這邊言語的將士,讓他幫自己解說,顯然這幾人也沒想到,當個向導,還要陪人聊天。
不過既然人家有這個意向,也沒法拒絕。
呂布沒問什么山川地理,他詢問的問題讓人有些捉摸不透,問的基本是平日里以何為生,吃的、用的、住的等這些瑣碎問題。
在南中,城池就那么有限的幾座,甚至許多縣城都是鎮子的模樣,至于南蠻各族,多數是住在自家的寨子中。
除了頭人、首領之外,大多數人住的都是竹樓,南疆說是窮山惡水,但實際上就吃這一項來說,卻是豐富的很,耕種的地是足夠自己吃的。
至于穿上,這邊對布的需求其實不大,因為環境潮濕的關系,如果像漢人一樣穿著布衣,很容易生霉,嚴重的,可能下體潰爛,所以他們更喜歡光著上身,只穿個草裙,一些部族頭人會穿藤甲,也有少部分學漢人穿布衣。
吃穿住是能夠自給自足的,不說多好,但餓不死。
當然,煩惱也有,他們的鹽巴獲取嚴重依賴漢人,另外還有很多鐵器、農具等工具,也是被限制的死死地,打獵多數時候是用竹箭涂毒,以及醫藥也是,很多藥南疆是找不到的。
法正在一邊靜靜聽著呂布跟這些人聊天,漸漸地也大概明白呂布的想法了。
呂布解決人的突破口跟旁人不太一樣,人心不是求來的,自然也不可能買來,但如果能給人帶來實惠,大家通常不會討厭你。
而呂布的突破口就在這里,通過互通有無,給這邊帶來實惠,然后再一步步收服其心。
鹽、鐵騎、藥,這算是南疆各族的必需品,但同時,也是南中大族把持南中各族的重要手段,哪怕這些人沒說,法正也大概想的到。
呂布之前調走巴蜀士族,等于斷了這些南中大族在巴蜀的人脈,包括獲取這些東西的渠道,現在呂布再往這些東西上伸手,南中各族會有什么反應不知道,但這些把持南中民生的大族怕是坐不住了。
這是一條不錯的絲路,與其去進攻,倒不如反過來守,讓敵人來共,自己以逸待勞。
待那幾名山民跟呂布聊的差不多了,被打發走后,法正對著呂布抱拳道:“主公高明,勝我百倍!”
百倍肯定是夸張的,呂布能想到這點,是因為呂布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只憑戰爭來簡單壓服南中各族,而是想著將整個南中徹底同化。
要知道,這南蠻之地,早在秦時就已經徹底歸屬于華夏了,但攻占容易,治理難,如何治理南中,一直是歷任蜀地官員最為頭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