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北工城
不過年紀大了,這潛力想要引導出來,可比年輕人難了許多,在不傷身的前提下,也只能慢慢來了。
除此之外,呂布去的最多的就是太醫院,將自己所知的醫學知識讓人抄錄下來,而后讓張機和華佗整理。
第一座陰陽爐用了一月之后,呂布造好了高溫爐,開始第二臺陰陽爐的煉制,馬鈞到此時有些理解呂布為何不直接造最后一個了。
第二座陰陽爐開始,呂布這邊用的便是灌鐵汁之法來淬煉鐵錠,往日的鍛鐵之法根本鍛不出這樣的效果來。
最后一帶的陰陽爐是完全以榫卯結構組合而成,要求嚴絲合縫,哪怕再精細的工匠也很難做出這種東西來,到了這里,要做專門制作陰陽爐部件的模具,做出來之后還需打磨,精度極高的卡尺,還有精確地計算。
這些條件都是現在根本做不到的。
同時馬鈞敏銳的察覺到一點,這些陰陽爐更新迭代,幾乎都是計算好的一般。
聽起來似乎沒什么問題,但作為一名頂級工匠,馬鈞很清楚一樣東西的出現到完美需要多久,這中間很可能出現許多次錯誤方向,最后才找到最合適的方向。
而呂布這一套圖紙,幾乎沒有一次浪費,每一個陰陽爐為的就是下一代陰陽爐,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感覺上就像是將幾百年的東西串聯在一起后,做出最精密的分配,從無到有再做一次。
這可能嗎?
顯然不可能,馬鈞周游天下,也見過異域大國的工匠技巧,雖然有些新奇,但跟大漢工匠相比也只能說是各有千秋,根本不可能有這種如果沒有前面圖紙自己就看不懂的技藝。
然而事實就在眼前,隨著陰陽爐的投入,采礦速度比之前快了何止十倍?
若非呂布注重采礦人的安全,專門和馬鈞設計如何讓礦工更安全的話,這個速度可能會更快。
第二座陰陽爐是在六個月之后做成的,到了此時,馬鈞已經完全理解了這其中原理,甚至開始自主的選擇如何使用者二代陰陽爐了。
呂布見他完全懂了,也放下心來,帶著已經被自己調理的生龍活虎的典韋離開這北工城,這里關系重大,他日后自然還會來看,但也不可能像這段時間一般,大半年都待在這里,工業化固然重要,但梳理民生同樣重要。
這大半年建城消耗已經引起很多人不滿了,荀攸幾次托人前來跟呂布詢問這北工城的事情,他必須兼顧國計民生才行。
“北工城之事,乃我朝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大計,此時卻不方便透露,公達不必擔心,北工城之事,功在千秋,暫時朝廷節衣縮食,剔除一些不必要的開支,總之除了軍隊和官員俸祿之外,一切皆以北工城優先?!泵鎸髫脑V苦,呂布也只能這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