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曹操的躊躇
但科舉這東西,在關中可以搞,沒人會反對,會反對的人,基本都無力發聲了,但在關東不行,這等于是削了世家的根,這世家會愿意?
顯然不會,哪怕知道這對大局有利也不會如此,那樣在關東和關中有何區別?憑什么還支持你?
呂布從一開始就沒有世家豪族支持,他是這么一路硬走出來的,江東其實如果孫策還在也可以走這條路,但其他諸侯,包括曹操、袁紹、袁術、劉備、劉表都沒辦法走。
這就像戰國時,諸國人才盡往秦國跑道理一樣,不是諸國不想要留住這些人才,而是國內已經給不出這些人才未來了。
曹操又看了看詔書,搖頭一探:“昔日洛陽見那呂布時,雖然雄壯,卻也不過是莽夫爾,如今看來,當年是小覷此人了,此人心機之深,世所罕見。”
呂布這科舉之法,曹操其實很認同的,而且他也一直注重對寒門人才的吸納,但也一直沒能找到一個像科舉這樣的辦法來廢除察舉制。
至于百年之后……一個制度維持百年之盛已經足夠證明其優秀了,至于百年之后,那就是后人的事情了,就好似如今科舉制沖擊察舉制一般,總不能今天建造的路百年后不修修補補卻還能起到重大作用吧?
荀彧默默地點點頭,呂布無論能力還是氣魄,都堪稱當世頂尖,其他諸侯包括曹操能有今日成就,多少都靠些家事,但不靠家事單憑能力一直走到如今的,放眼天下只有兩人,一個是呂布,另一個就是劉備,不過相比起來,呂布顯然更勝一籌。
只是荀彧有些想不明白,呂布投董卓之前的表現可說是無腦匹夫,殺丁原這件事恐怕是呂布身上永遠的污點,投董卓之后,虎牢關的表現也只能說他是一員頂尖將才,連帥才都算不上,但到了關中一直到自立,呂布好似變了個人一般,一下子就從一員武將成長到一方霸主,能力和氣魄完全能夠匹配,若說這是進步的話,那進步也太快了,早些年干嘛去了?
“你說他會冒進么?”曹操突然看向荀彧,他現在真希望呂布犯渾,冒進一下,因為曹操很清楚,除了呂布自己犯錯,科舉幾乎是無法避免了,關中世家就算反對也沒用,從諸侯聯手被呂布打退的那一刻開始,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等于是世家輸了。
關中士人這些年在呂布的炮制下本就沒什么話語權,或許還有看不清形勢的人想要反抗,但根本不可能撼動呂布在關中的地位,至于蜀地……曹操最擔心的就是呂布借此機會將蜀地也鎮壓一遍,那樣一來,除非策反呂布麾下像高順、張遼這樣的封疆大吏,否則呂布治下幾乎就是鐵板一塊兒。
“難。”荀彧搖了搖頭,只說了一個字。
嘖~
曹操無奈的身子后仰,他感覺腦袋有些疼了,皺眉道:“快去叫醫匠過來。”
自有許褚去叫醫匠。
程昱想了想道:“主公,便是科舉順利,但此番科舉之后,呂布恐怕也不能立刻出關,在下倒以為,既然無力阻止呂布這科舉,不如趁著呂布專心梳理內部之時,整合中原,他日再戰,也有足夠兵力!”
上次攻打南陽,固然有南陽軍生猛的原因,但曹操不敢調動重兵也是原因之一,若中原只有曹操而無劉備袁術,那曹操調動到南陽的兵力就是十多萬而非幾萬,那種情況下,南陽就算兵強馬壯,也定能將其剿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