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只賺1美元
伊拉克除了少數城市擁有一些人才之外,在城市以外的地區,基本上都是被當地部族組織控制的。
這些部族打起仗來是一把好手,但是你讓他們學習知識文化,來操控各種油井設備,運營一家石油公司,那完全就是扯淡。
至于原本操控油井的人,因為這些人都是伊拉克的公務員,直接就被打入了不穩定分子的行列,被美軍全部趕走,不允許他們再控制油井了。
所以就算美國將油井送到了這些當地人手中,他們也根本無法運轉這些油井,有一些部族覺得自己很牛叉,要直接硬上,結果油井直接用起火甚至爆炸來回應他們。
在一個月的時間內,伊拉克就有10%的油井,在種種錯誤的操作下出現了問題,有些甚至還引發了嚴重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員的死傷,油井燃燒的黑煙覆蓋了整個天空。
至于剩下的90%的油井,則大部分根本沒有啟動,那些當地部族都被這些事故嚇壞了。
于是乎,美國人就又跳出來了,他們非常熱情的表示,既然當地人無法操控這些油井的話,那么美國人愿意伸出援助的力量,主動提供技術人員和操作工來操作這些油井。
當地部族只需要把這些石油設施委托給他們來運營就可以了,他們只收取30%的石油作為運營費用就行了。
在國際市場來看,30%的運營費用簡直是高到離譜了,可當地部族覺得可以,畢竟他們根本無法控制這些油田,放在那里一分錢也賺不到,倒不如交給外國人來負責運營,他們還能夠得到70%的石油不是嗎?
于是乎,當地部族紛紛和美國的公司企業簽訂代理運營合約,然后這些美國企業一邊從美國調來幾個高管,一邊又從阿富汗當地把那些被開革走的之前的石油工人又給重新召喚回來,在他們的企業里面上班,然后給一筆比薩達姆時代要豐厚一些的工資,這些技術人員就歡天喜地的上班了。
所以這么搞了一通,開采石油的人依然還是那些人,但是30%的石油已經落到了美國公司的手中了。
但美國人真的只愿意賺30%就滿足了嗎?
不,他們怎么可能僅僅只滿足這么點呢。
于是很快當地部族就發現了新的問題,那就是原油雖然開采出來了,可是他們卻根本賣不出去。沒有石油銷售商會愿意來到他們的地盤購買他們的石油,所以開采出來的石油只能夠一桶桶的堆在當地戈壁沙灘上面,而為了這些石油,光是購買鐵皮油桶的費用,就讓這些當地部族快要破產了。
于是代理石油的美國公司再一次站了出來,依然非常熱情的告訴當地部族他們可以負責將石油銷售給采購方。
只不過因為伊拉克交通不方便,運輸很麻煩,而且還有各種反政府武裝,非常的危險,采購商的采購欲望不高,只能夠降價銷售才行。
這些當地部族長老們看到越堆越高的石油桶,哪里還能有什么想法,只能答應了這些美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