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燭火
這倒不是說煉體不如符術劍念,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嘛。
真正的武道宗師,比如虞國的那三位將軍、鎮(zhèn)撫司指揮使,還有皇宮里的供奉,一樣一拳之下,萬法辟易。”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李昂立刻反應過來,“也就是說,沒有符術劍念天賦的人,才要去修行煉體之道。”
“我可沒這么說,是你自己想的啊,到了長安也別跟人提。”
蒲留軒稍微有些尷尬地擺了擺手,“總之,只要有靈脈天賦,一切都好說。
居岫。”
“嗯。”
程居岫應了一聲,伸手在燭芯上一碾,蠟燭緩緩燃燒起來,升起豆苗般的橘紅火焰。
蒲留軒揚了揚下巴,“伸手吧,用大拇指與食指捏住蠟燭中端,其余三指并攏。食指在前,大拇指在后。”
“哦。”
李昂吸了口氣,伸手捏住蠟燭,只覺觸感寒冷,像是在摸一塊堅冰。
“知御引修盤,是修士們用了千年的檢驗手段。根據(jù)蠟燭火苗的顏色、形狀、大小、變化,以及火苗指向的羅盤方位,通過繁瑣復雜的測算方法,推測出靈脈的數(shù)量、直徑,以及所適合的修行道途。”
蒲留軒縷了縷胡須,淡淡道:“十條靈脈就算比較有天賦了,十四條是萬萬人中才有一名,而十六條、十七條靈脈,全天下幾十年也未必能出一個。
有史記載以來,天生靈脈最多的,是兩百年前,隋末時期的昊天道門掌教,有二十條。
至于更遠古的神話時期,沒有物證和信史參考,算不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