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麻煩中的建議使者!
剩下的百分之一就是那種特殊的病人,能夠讓教授們產生興趣的,才會直接留下來。
接手別人的感染病人,就是給別人擦屁股,而且吃力還不一定討好,誰會這么傻呢?
不過現在的手術既然開始了,那么就得好好做。
李東山本身就是創傷專科出身的,一輩子接觸的感染病人都至少一千個以上了。所以他非常清楚外科感染后病人的治療原則。
第一,找到感染菌,找到敏感的抗生素,這個是重中之重,甚至比手術還要重要一些。
在沒有找到感染菌與敏感抗生素之前,手術這回事提都不要提。不過這一點在看病歷的過程中,李東山已經找到了,否則的話,后面的事情就不要論了。
第二,就是徹底的清創。一定是要徹底的清創,才能夠最大可能的消除二次感染,然后二次再徹底清創,直到感染完全消失。
第三就是足量,適量的抗生素使用與修改。
感染病人的治療原則,手術只是占了三分之一不到,甚至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分量。抗生素的調整和使用方式,才是最主要的。
這也是李東山愿意在自己科室做,而不太愿意在下面醫院做感染的原因。一個教授能夠治療好感染,絕對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技術有多么高超。
接著李東山繼續暴露到了骨折端的時候,才微微松了一口氣,好在是骨髓腔里面是產生了閉合死腔,否則的話,感染沿著骨髓腔大量的遷移,嘖嘖啊。
那難度就是再次提升了好多倍。
骨髓炎,那又是創傷外科的另外一道難題了,再加上骨不連這塊硬骨頭,狗都懶得啃。
“再拿培養管過來,送一次快速鏡檢,找一下膿細胞,再送一管細菌培養。”
在確定了骨髓炎是局限性的之后,李東山才把第二管培養的膿液送出去。
這也是感染病人治療極為關鍵的一部分。
術前取細菌培養,術中取軟組織、骨髓腔的細菌培養,如有必要,還需要取血培養與骨質的培養,但目前患者沒有發熱、寒顫等癥狀,骨髓腔部分閉合,雖然送一管培養更好,但意義并不是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