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說起瓜分印度,大家的興趣就來了!(求月票,求推薦)
說到怎么瓜分印度的事兒,尼德蘭執政威廉三世的精神頭也起來了。
現在的印度可是富得流油的好地方!
中國絲綢、瓷器,印度棉布,香料,那可都是稱霸歐洲市場的拳頭產品。所以新大陸出產的白銀大多流入中國,而新大陸的黃金則大多流入了印度——歐洲人在這個時代還是在扮演金銀搬運工的角色,雖然在新大陸搶了許多,但是存下的其實不多。
在原本的歷史上,征服印度可以說是歐洲歷史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在征服印度之后,英國就獲得了一個由它自己支配的巨大的市場和原料產地,而且還可以制定對自己有利的紡織品貿易規則。。
谷庿
這讓英國可以通過行政手段,促使印度的棉布產業向英國本土轉移,從而加速了英國的機器紡織業的崛起,同時也將印度的棉紡織業推入深淵。
如果沒有印度提供市場和棉花,英國的紡織工業就算有了機器,也沒有足夠的市場消化產能,也沒有足夠多的廉價原材料,最后還是很難形成產業規模。
例如歷史上的英國一開始就沒有辦法用它的棉布敲開閉關鎖國的大清朝的市場......
威廉三世想了想,然后問索額圖道:“特使先生,您能告訴我,現在的大蒙古國可以拿出多少軍隊用于遠征印度?”
他的話被南懷仁翻譯成了蒙古話,南懷仁自己還加了一句:“索中堂,這事兒您可得實話實說......他們荷蘭人在天竺經營多年,是非常了解蒙兀兒內情的,兵多兵少,他們都有法子。”
索額圖點了點頭:“實不相瞞,我大蒙古在中原吃了大虧,兵馬已經沒有往日那么多了。而且新征服的哈薩克和即將征服的河中之地也需要留下一些守軍......但十萬之眾還是能拿出來的!”
他的話又被南懷仁譯成了拉丁文。
“十萬人都是大汗的自己人?”威廉三世追問。
“那當然!”南懷仁替索額圖回答。
南懷仁現在已經把清八旗、清蒙古和清儒勇都當成一伙兒的了。
“再加上哈薩克和河中布哈拉、希瓦的十萬人吧!”威廉三世道,“據我所知中亞的那些人對于攻打和掠奪印度的興趣是高于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