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怎么是個木工太孫呢?(求月票,求收藏)
寒暄了幾句之后,朱和盛就扯著楊起龍的手,一塊兒往自己居住的圍樓中走去。
進去之后,楊起龍又發現這座外觀看上去挺氣派的圍樓,里面給改成了個作坊。圍樓中間的天井之中已經搭起了巨大的棚子,棚子下面架起了幾口大鐵鍋和一口銅鍋,還擺放著二三十個大木盆、二三十個小木盆和三四十只鐵盆。
這里是提煉火硝的“車間”,因為從“豬圈式堆硝池”收上來的硝土純度不高,必須在這里進行提純后才能得到結晶狀的火硝。提純火硝的方法當然是土法,但是只要嚴格照著朱和盛設計的工序按部就班的進行,還是可以得到純度較高的火硝的——之前朱和盛已經用從別處(馬廄、雞鴨棚、廁所等地)刮來的硝土進行了實驗,順利得到三四斤純度不錯的火硝。
不過今天這個“制硝車間”并沒有開工,因為沒有硝土可供使用嘛!所以車間里面沒有什么人,只有一個虎頭虎腦的半大小子,正坐在一個小爐子前“熬糖水”,看見朱和盛進來,趕忙丟下手頭的小銅鍋不管,慌忙從身邊取出口罩、水晶眼鏡和手套帶上。可是一不留神,卻把“糖水”給熬焦了,如果不是及時把安裝了長木柄的小銅鍋從小火爐上取下,說不定就要“炸糖”了!
這半大小子知道自己犯了錯,而且還被朱和盛抓了個現行,只好哭喪著臉站起身,跟個犯了錯誤的小子一樣看著朱和盛。
朱和盛倒是沒有發火,只是和和氣氣的跟這小子說:“阿虎仔啊,你熬壞了糖水沒有什么......但你不戴口罩、手套、護目鏡就不對了,安全生產要擺第一!另外,滅火的沙土呢?為什么不擺在觸手可及的地方?熬糖水是很危險的,你難道不知嗎?”
“阿兄,我......”這小子被朱和盛說了一堆,挺委屈的,結結巴巴的說不出話,而且管朱和盛叫“阿兄”。原來他是邱輝的兒子,行十,單名一個虎字,今年只有十二歲。
大概是因為讀書太不用心,惹惱了他老子,所以給發到他姐夫朱和盛這邊來上“技校”了——和他一塊兒來的還有二三十人,都是大佬輝親兵的兒子,來朱和盛這邊學“熬糖”,也就是制作甜火藥。
不過朱和盛這個師傅卻把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除了邱虎之外的所有人)都當成了廉價勞動力,每天只給他們上半個時辰的課(每天半個時辰真教的話也夠了),卻讓他們去“硝池場”工地干五個半時辰的體力活,而且不給一文錢的工資......這個黑心資本家的毛病還是沒有改正啊!
邱虎那是邱輝的兒子,是朱和盛的小舅子,當然要特別照顧,不僅不用苦力,還可以“開小灶”練手藝,而且朱和盛還額外傳了他制作顆粒狀黑火藥的手藝。
不過這小子不是干手工的料,笨手笨腳的,練得比別人多,學得還比別人慢。更讓朱和盛頭疼的是,這小子脾氣特別壞,一言不合就扁人,也就是“猛如老虎惡如狼”的朱和盛(其實是原版的朱啟炮)能降住他。
朱和盛說了邱虎兩句,然后又吩咐道:“把銅鍋洗干凈,小心別燙著......回去以后把‘糖水訣’、‘黑芝麻訣’抄一遍給我。記著了,一定要字跡工整!”
所謂的“糖水訣”和“黑芝麻訣”,其實就是制作甜火藥和顆粒狀黑火藥的口訣——因為邱輝送來的孩子當中有大半不認識字,沒法記筆記。所以朱和盛就只好將制作甜火藥和顆粒狀黑火藥的先后工序、注意事項等等編成了朗朗上口的打油詩,還稱之外“口訣”。
一聽要寫字,還要工整,邱虎答應的聲音都帶了哭音了,但也不敢頂撞朱和盛——那可是猛如老虎惡如狼的火炮朱啊!
看著邱虎乖乖答應了,朱和盛就繼續領著楊起龍進了個木工間——這里原是待客的堂屋,現在卻成了朱和盛干木工活的工間。里面還有幾個古埕村請來的木匠正在干活,看見朱和盛進來也沒停下手中的工作,還在繼續忙活。
朱和盛則笑著對楊起龍道:“法師,這里本是客堂,現在成了我的木工間......咱們再往里面幾步,到書房說話。”
你的木工間?
聽朱和盛這么一說,楊起龍才發現這間木工間里面還放著書案和太師椅,書案上面還有文房四寶,邊上還掛著一排奇奇怪怪的“白描畫”,畫的都是不知什么木器的部件,還擺著幾個銅鑄的小號圓錘。
楊起龍心說:“這個朱三太孫怎么和熹廟皇帝一個愛好呢?難不成是個‘木工太孫’?反清復明的事兒能指望一木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