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潛伏之吳三桂(第三更)
一旁的劉玄初插話道:“世子爺,您還忘說了個事兒......臣聽聞這一二十年來,北京的八旗子弟生兒子都有些艱難??!”
吳三桂看著兒子,“有這事兒?”
吳應熊點點頭,“對,對,是有這事兒......許是水土不服,也可能是入關的這些年殺戮過多遭了天譴。這些年八旗子弟的人丁都不興旺,我就沒見過幾個子孫滿堂的。所以八旗滿洲的人數很少,在冊的兵丁可能還不到五萬,就這么點人狠狠的打一仗就得垮!”
八旗子弟當年在關外吃苦受凍的時候,生孩子一點都不難,除了多爾袞這號功能有點問題的,誰家都是一窩一窩的養。要不然也禁不住入關征戰和南方傳染病的消耗??!
可是在他們定鼎北京之后,八旗子弟們漸漸的就不會生娃娃了......身為統治民族,人口不僅不增長,而且還出現了下滑,也是個奇觀了!
當然了,這事兒也不是因為水土不服,也不是遭了天譴,而是八旗城市化、滿漢不通婚和八旗選秀制度共同作用的結果。
城市化本來就“避孕”,而滿漢不通婚,而且還搞嚴格的隔離,又讓比較貧困的下層八旗子弟失去了娶“鄉下丫頭”的機會。
而八旗選秀制度又將本就數量有限的八旗大姑娘的資源壟斷起來,先供上層挑選。八旗上層權貴又不搞一夫一妻,所以必然會造成中下層的男女不平衡。
另外,八旗選秀制度還大大延遲了八旗女子的婚育年齡。
根據規定,八旗女子十三至十七歲之間都要參加選秀,不能私自婚配。
選上的除了一部分馬上能婚配生孩子的,大部分其實是當宮女,到年滿二十五歲才能出宮嫁人。也不是一到二十五歲馬上收拾行李出宮去找男人生孩子,而是“開始放出”,放著放著就奔三了......
而沒選上的,在二十歲之前也不許自己嫁人,得繼續候選,要不然家人會受到嚴懲。
還有一些處于選上和沒選上之間——過了初選,復選又沒輪上,記名期又超過了時限,甚至會搞到終身不能嫁人。
最后,八旗女子也有鐵桿莊稼可領,入宮當過宮女的肯定會有一大筆積蓄,這使得她們經濟獨立,可以不靠男性養活。
在這種情況下,八旗女子的身價肯定蹭蹭的往上漲,這又進一步造成底層八旗子弟很難娶上媳婦。
所以這幫八旗子弟北京戶口是有了,內城四合院也有了,鐵桿莊稼也有了,升官發財的機會也比普通漢人多了不知道多少倍......就是娶老婆、生孩子的事兒比較困難!
劉玄初笑道:“王爺,現在不僅沒有八旗天兵,連‘不天兵’的八旗兵都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