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緝拿貪官,陜西大災
熊廷弼說著就順走了張鳳翔的會票。
張鳳翔因此放心了不少。
但接著,熊廷弼就派人將張鳳翔請到自己這里來。
張鳳翔因熊廷弼已經收了他的會票,而不疑有詐,也就來了。
但張鳳翔一來,熊廷弼就喝令道:“來人,把張鳳翔拿下!”
張鳳翔聽后大驚:“這,這,熊公,你這是干什么?”
“干什么?”
熊廷弼持起了尚方寶劍,并拿出圣旨道:“奉圣上旨意,把你押去宣府嚴審!你臨陣脫逃、暗受外虜賄賂,別以為朝廷不知道!”
張鳳翔聽后直接暈了過去。
然后,張鳳翔就被押去了宣府,并被朱由校宣布處以通敵之罪,抄家滅族。
一場因為林丹汗要入關寇掠大明的事產生的禍害就此被全部處決。
但這不代表大明和韃靼之間的矛盾就因此徹底解決。
朱由校沒打算就此放過林丹汗。
因為大明的擴張步伐并沒有因此停止。
不過,讓朱由校沒想到的是,就在他準備以此為借口對韃靼發動更主動的攻擊時,他卻收到了一份來自陜西的奏報。
這份奏報的作者是馬懋才。
“臣鄉延安府,去年全年無雨,草木枯焦,民爭采山間蓬草為食。蓬草盡,則剝樹皮而食。樹皮盡,則掘山中石塊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輒飽,不數日則腹脹下墜而死。饑民相聚為“盜”,與其坐等饑死,不如為“盜”而死。又燒人骨為薪,煮人肉以為食者,而食人之人,不數日即面目赤腫,燥熱而死。于是,死枕藉,臭氣薰天,安塞縣城外掘數坑,每坑可容數百人,不及掩埋者,又不知還有多少?小縣如此,大縣可知,一處如此,他處可知。百姓又安得不相牽而為“盜”。而慶陽、延安以北,饑荒更甚。”
朱由校此時便認真看著這上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