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設皇明報社
朱由校因此就對劉時敏道:“準他請假!”
接著,朱由校又問著劉時敏:“你叫什么名字?”
劉時敏忙回道:“奴婢名喚劉時敏。”
寫《酌中志》的劉若愚?
朱由校記得明朝有個原名叫劉時敏但后來改名為劉若愚的太監因為受魏忠賢一案牽連在崇禎朝被下獄判斬監侯。
然后,這太監劉若愚可能在任上比較清廉也就怎么貪所以拿不出錢來行賄文官,使得其他魏黨太監都用黃金買命出來,而他則還被關著,最后不得不學太史公的辦法,通過寫史書來自證清白。
所寫的史書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記錄明朝宮廷秘聞的《酌中志》。
或許是文官們知道筆桿子的厲害,也就因此為其說情,使得崇禎饒了劉若愚死罪。
而劉若愚就靠著這個本事保住了一命。
但現在朱由校不得不承認這個歷史上愛寫書的太監也不是個簡單的人物,很會抓住可以讓自己出人頭地的機會,也難怪會在歷史上想到用玩筆桿子的方式來拯救自己。
而朱由校一想到自己現在有了替自己持刀拿人的魏忠賢,倒也還缺個替自己弄筆作文的身邊人。
于是,朱由校就決定提拔劉若愚,讓劉若愚將來代替王安。
朱由校便道:“你倒是個干事勤勉的,沒有把這樣重要的事拖到明天早上來報給朕,以后進司禮監擔任秉筆吧!王安年老體衰,受不了太多的案牘之苦,你以后替多他分擔點,另外,朕也給你賜個名,你以后就叫劉若愚,凡事當藏愚守拙,別自作聰明,記住了嗎?”
“大明的宦官這么多,想進司禮監的更是有很多,不缺他王安一個!王安想靠文官集團搞掉魏忠賢,但即便文官集團真能搞掉魏忠賢,摘桃子的也不會是你王安!想跟朕玩心眼?也不看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資本!”
朱由校說后暗自冷笑起來。
劉若愚這邊則開心地嘴唇微揚,磕頭道:“謝皇爺恩典!奴婢謹記皇爺諭示!”
接著,朱由校又道:“朕記得司禮監是有自己的印刷廠,你再替朕擬詔,以后在司禮監下面再設一皇明報社,負責對外刊發皇明報,由你分管,將印刷廠合并進去,增設采編局,如今邸報只能算是公務簡報,不夠詳實,易使居心不良曲解朕意乃至朝廷的意思,而士林揭帖又多偏頗且偏激之言,以后皇明報社要對朕之決策作出官方解釋,以匡正天下流言蜚語!所以,你應該知道自己的職責之重,如果做不好,別怪朕將來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