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慫了的文官重臣
朱由校因此點首,并看向吏部尚書張問達:“張愛卿,你當時是左都御史,也是顧命老臣,韓愛卿所言可是事實?”
張問達見韓爌照實說后沒有事,自然也不敢胡編亂造,便也忙跟著附和起來:“回陛下!呈送藥的前后經過,我們幾位都一起耳聞目睹,韓閣輔所言皆屬實!不過,李可灼不是醫官,而且也不是知脈懂醫道的人,先帝用他的藥而崩,如果真要論罪的話,元輔與我們九卿未能制止住,都有罪!”
“其他當時在先帝身邊的人可有異議?”
朱由校說著就問向了戶部尚書汪變蛟等人。
這些人皆回道:“臣等無異議!”
朱由校非常滿意地點了點頭,心想這些文臣果然如此,只要自己強勢一些,就一個個乖順聰明得很,也知道怎么回答才讓自己滿意。
“既如此,這樁案子就算明晰了,韓愛卿,薛文周的奏疏,方從哲自然是不便票擬的,那就由你來票擬,票擬這樣寫:第一、薛文周所言不實,革其職;第二,李可灼非醫官,卻擅自獻藥,有謀逆之嫌,立即下獄,抄家問謀逆罪!第三、方從哲、韓爌、張問達、汪變蛟、張鶴鳴等時任重臣未能制止住先帝服藥之事,實為人臣之失,然也因規諫在先,算是盡了人臣本分,著令各上一道自審疏(書面檢討)登報發于天下。”
朱由校對韓爌吩咐起來。
“臣遵旨!”
韓爌回了一句。
韓爌知道陛下的第三條旨意要求明顯是要通過自己這些文官重臣對這件事定性,好讓外面那些對天子不滿的文官士大夫讓認為自己這些高官懦弱,并對自己這些人產生不滿的心里,從而因此更容易被皇帝操控。
其實,韓爌本來一開始是想直接說“臣不知道的”,但他也的確怕因此激怒朱由校被朱由校當場處死,也就還是說了實話。
方從哲看著韓爌和七卿文官如此老實,倒也因此想起了皇上在這之前對他說的話,即自己士大夫雖看上去猖狂但事實上大多是懦弱之人的言論。
這讓方從哲開始有了些和皇帝繼續并肩作戰的底氣。
……
薛文周的奏本在被韓爌票擬后就很快被批紅簽發到了通政司。
薛文周自然已經收不到他的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