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不能苦百姓,就苦一苦蠻夷
朱由校聽后只笑了笑道:“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種得罪天下縉紳的事,怎么能只是朕來做,信王這樣做,朕不但不會懲處他,反而要獎掖他,你們擬道旨,著以信王賑災有功為名,令其食親王雙俸!另外,晏子賓貪污,誆騙親王,耽誤賑災,著革職,拿進京嚴辦治罪!”
“遵旨!”
熊廷弼也知道,信王如今這么做,無疑意味著將來天下不滿足于現狀的權貴士紳是徹底不會想讓他有代替天子的意思了,而將來這些人會徹底的把目光聚焦于皇子們身上。
“這陜西的旱災也不知道何時結束,這么多災民,光靠調糧賑濟是不夠的,朝廷也沒那么多糧,何況眼下朝廷還有幾十萬大軍要養,得盡快讓其自給自足。”
朱由校這時候突然說道。
熊廷弼不由得皺眉道:“陛下說的固然是,然現在陜西旱情嚴重,各處田地根本無法耕種,即便興修水利,也一時來不及,讓其盡快自給自足,倒也有些難。”
“為什么一定要留在陜西耕種,這天下之大,就沒無可種之閑田嗎,據朕所知,暹羅、莫臥兒等地皆有許多良田,完全可以移災民過去耕種,不過,如此會和當地土人發生沖突,所以,我們朝廷需要給這些災民提供武力支持,幫助他們在這些地方扎下根來。”
“但這事,朝廷不能直接提供武力支持,容易使沖突突然變大,不如這樣,先組建一家公司,就叫做遠洋開發公司,朕和朝廷入股,你們私人也可以入股,然后這家公司可以去海外開發相應產業,雇傭一些青壯災民,尤其是犯過事的青壯災民,去這些地方開發,公司給其每人提供一馬、一桿火銃、一副弓箭、一件盔甲,還有雁翎刀一把,若干鉛彈,免費送他們去這些地方圈占自己的田地,他們自己能圈占多少就算多少,但需給公司分開發之利,這件事就由韓愛卿負責。“
朱由校這時候說道。
韓爌回道:“是!”
“盡量把所有災民都招募走,如今陜西這地,因旱災養活不了這么多人,旱災之后很可能還會有蝗災,乃至瘟疫,讓他們留在這里,要么餓死,要么為盜賊生亂,要么拖累朝廷,只能把他們移民到其他地方,把這災害轉移給蠻夷!現在不是發善心的時候。”
朱由校繼續說道。
熊廷弼點了點頭:“陛下所言倒是一個不錯的法子,如今想來,也只能如此,說到底還是天道不仁,非我大明不仁,不得不如此。”
“是啊,不能苦百姓,只能苦一苦蠻夷吧,誰讓他們不心向我中華!”
“另外,朕特別提幾個人,到時候務必也雇傭上,韓愛卿到時候去仔細查查,一個是陜西延安府米脂縣人,在銀川驛做驛卒的李鴻基,一個是延安府慶陽衛定遠縣,做過延安府捕快與榆林鎮邊軍的張獻忠,還有一個是延安府安塞縣一個販過馬且叫高迎祥的人……”
朱由校說著就念了好些個他印象中在歷史上明末時期比較有名的陜北農民起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