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西征:最終目標直抵莫斯科!
大明現在的軍事制度已改為大都督府樞密院和兵部兩處軍事機構。
其中,樞密院負責調兵、武官選拔任免、指揮、軍事方略決議、軍法審判諸事;兵部則負責募兵訓練、后勤供應、國防宣教諸事。
而地方上。
因為衛所制度早已名存實亡,再加上朱由校取消軍戶等戶籍制度、改革路引制度,允許士民自由外出(限國內)與定居,尤其是現在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進入到蒸汽時代后,各衛所就更加沒有什么人,即便還有的,軍官都已變成了事實上的地主,而衛所士兵則已成為自耕農或佃農。
所以,朱由校已在天啟十五年下詔徹底廢除了衛所制,陜西都司改為甘肅布政司,衛改為府、千戶守御所改為縣,百戶守御所則改為鄉或鎮,人口多的則升為縣,重新編戶。
因朝廷默認世襲軍官家族歷代兼并的軍戶土地為其所有,再加上軍戶本就沒有了多少,且朝廷已有足夠的常備軍,也就沒有遇到多大的阻礙。
除此之外,天下營兵,也就是招募的職業兵,皆整編為大明國防軍。
至于近衛軍、勇衛軍、虎賁軍則與錦衣衛、西廠皆屬于帝軍,其中近衛軍和錦衣衛屬于帝軍中的羽林禁軍。
所謂帝軍就是京師的軍隊,不負責駐守地方,只負責出征和拱衛京師。
現在兵部負責整編的西征軍團也屬于帝軍,代表皇帝出征。
只有等打下某地后,某地才由樞密院征調國防軍入駐防衛。
……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兵部部議認為,這次組建的西征軍團因有十二萬規模,所以需要提供的后勤供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有經驗的大臣調度不可,而這非現任漠蒙總督王在晉不能勝任。”
盧象升在關于大明西征的廷議上對朱由校如此進言道。
朱由校聽后說道:“據朕所知,他一向是不主張對外擴張的,可無可奈何的是,朝廷每次的對外進軍都得用他,他也因此跟著得軍功,希望他能習慣這種非己所愿卻又因此加祿的生活,調任他為陜甘總督,負責此事!”
“遵旨!”
盧象升回了一句。